郭松民:期待主旋律电影的新浪潮
“用革命的初心、新中国建国的初心来疗救当下的种种弊病,应该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最重要主题。”
01
今天我们讨论的这部片子,无疑是一部主旋律电影。
主旋律电影目前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观点还算正确,也符合官方的要求,但没有票房,观众不买账;
另一种是靠“全明星阵容”、“小鲜肉”、“戏说”等噱头,获得一定的票房,但无论是在艺术品质还是价值观方面,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02
主旋律电影的这种困境,和我们所处的大环境有关。
大环境是什么?就是搞了四十年的市场经济,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高度世俗化的市民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真正落地的主流价值观是拜金主义。
主旋律电影所提倡的价值观——在这里我们用“初心”来表达——和这个市民社会实际的主流价值观之间存在巨大张力。
那么,是不是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就应该向这样的世俗化价值观妥协呢?
在现实当中,妥协是普遍存在的,像我前面说的靠噱头赢得票房的“主旋律电影”,就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价值观方面的投降。
但我认为不应该妥协。恰恰相反,这种张力反而彰显了主旋律电影存在的价值。
一个社会,如果长期把拜金主义做为主流价值观,最后一定是土崩瓦解。拜金主义价值观横行无忌,说明这个社会病了,而主旋律电影所提倡的“初心”,恰恰医治这种膏肓之疾的一种良药。
03
这里有必要对初心做一番辩证。什么是初心?
如果说初心就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那些仁人志士所秉持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革命救国”!也就是毛主席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救国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是阶级革命,建设一个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饭吃、有工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主义社会;另一个方面是民族解放,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这两个方面是递进关系的。只有阶级解放,才有民族解放。
没有阶级革命,就不能凝聚起亿万工农大众的力量,推翻帝国主义这座最沉重的大山,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中华民族的自由。
用毛主席言简意赅的话说,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现在我一看到“精英包揽救国”的电影电视,就会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恶心,这叫贪天之功为己有。救国的功劳和荣耀,都属于人民,而且主要是工农大众。
无论是革命还是救国,都是有风险的,牺牲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新中国成立时,有名有姓的党员烈士总数,就已经超过了当时活着的党员总数,这简直等于每个党员都牺牲了一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