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疫情中的文化观察:从日本的诗词秀说起
01
这段时间,日本各界在向中国捐赠抗疫物资时,大秀中国古诗词,这让许多国人产生了复杂的感受!
——京都府舞鹤市驰援友好城市大连的物资上,贴着这样一句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原诗为:“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人抒发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10日,日本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了1万副口罩,装满口罩的箱子上印着:“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这首诗出自南梁周兴嗣的《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诗中,“同气连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前几天,在日本医药NPO法人人心会、日本湖北总商会等四家机构联合捐赠的医疗物资上,则印着中国《诗经·秦风·无衣》的两句话:“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一批日本驰援湖北的物资上印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也感动了很多人。
这句诗倒算是日本“原创”,出自日本奈良时代长屋亲王的《绣袈裟衣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不过,长屋亲王是大唐文明的热烈仰慕者,他能写出这首汉诗,当然是他长时间潜心学习唐文化的结果。据记载,这句诗感动了鉴真大师,促成了鉴真东渡,大大提升了日本的文明水平。
02
用源自中国的文化,内化为自身的软实力,反过来折服不少文化母国的国民——这件事情,日本人做的漂亮,我们只能钦佩。
一些网友不甘让日本独享风头,也用诗词回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何日更携手,乘杯向蓬瀛。”
这当然非常好,不过考虑到是日本开了风气之先,反而显得我们有点步人后尘了。
说起来,日本人还真是很擅长这一套。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老电影《三进山城》,驻防齐阳县城的日军警备队长小野,就熟读《孙子兵法》,他写的书法条幅“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令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王翻译官钦佩得五体投地。
当然,这是往事了,今天这个气氛中可以不提。
不过这件事所折射的我们自己存在的问题,倒是不能不重视。
03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疫情的扩散,一些“硬核标语”也开始在网上扩散,并获得无数点赞。
——有教训式的,“带病回村,不孝子孙”;“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
——有诅咒式的,“今年上门,明年上坟”;“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去地府相会”;
——有诱导式的,“戴口罩总比戴呼吸机好,躺在家里总比躺ICU强”;“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