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答《纽约时报》记者问(图文版)

2020-04-19 10663 8
作者: 司马南 来源: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编者按】2020年4月13日国内知名学者、社会评论家司马南先生接受《纽约时报》电话采访,40分钟的电话录音信息量很大,司马先生犀利幽默的精彩讲话给广大网民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整个过程正能量爆棚,思维严谨,条理清晰,堪称新闻发言人典范。

  《纽约时报》:呃,就是想问一下,你们这边一些问题,您现在方便吗?

  司马南:你是《纽约时报》,是吧?

  《纽约时报》:对对对,《纽约时报》的。

  司马南:嗯,你请讲。

  《纽约时报》:嗯,好的,一个就是因为疫情现在已经扩散到了很多其他的国家包括美国,然后欧洲的一些国家,现在您怎么看其他国家现在的抗疫的情况呢?您觉得他们做的怎么样?

  司马南:这么大的问题啊,你要我看全世界啊?

  《纽约时报》:呃,就是,您可以比如说讲一讲美国的情况也行,呃……或者你有关注的一些国家的情况。

  司马南:中国……现在,昨天我还看见有人发了个段子,说中国是上半场,世界是下半场,华人呢,打全场,哈哈。

  中国首先遭遇疫情,而后疫情扩散到全世界。

  在疫情没有扩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时候,有些国家老百姓非常善良,包括政府,给中国做了很多捐助,帮助中国战役。

  中国人是感恩戴德的,这些事儿都记着,特别是有些国家条件其实很有限,能把自己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比方说呼吸机,比方说口罩,比方说防护服等等。

  但是也有人在旁边说风凉话,也有人在旁边侥幸。我看到有媒体报道说,美国有一位政治家说,好像他们东方的人得这个病,自己掉以轻心,但是等到事情发展到自己国家的时候才发现屁股后边儿着火了,大惊失色。

  从中国的情况看,我觉得中国和世界抗疫都有值得总结的地方。比方说中国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在武汉一个地方暴发疫情,一时间地方政府包括地方的卫生医疗机构,他们一下子人满为患,处于瘫痪状态,那个时候就晕掉了。

  打个比方说,好比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突然间被拉进去做了一场闭卷考试,考什么不知道。这种考题从来没见过,这种类型从来没见过。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在刚开始的时候,地方政府的应对是有很多失策的,包括发生很多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但是同样是这个比方,欧美各国在中国疫情已经折腾了好长时间之后,在中国的第一时间提供了关于它(病毒)的基因样本,关于这个病的很多规律,世界已经对这个病有很多了解,中国的情况已经大体告一段落的情况之下,欧美西方各国遭遇了这件事情就相当于是一个“有了前边儿考试经验的考场的人都出来告诉你了,有这么一个考试——可是开卷的考试。”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网友齐鲁的原文:

连对方姓甚名谁都没搞清楚就接受采访,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不怕冒名顶替吗?如果刊发内容断章取义或南辕北辙,司马先生大概会百口莫辩吧!

你想多了,前几年方舟子成过街老鼠,是司马南接替方舟子举起转基因大旗在那大放厥词,这人身份不简单!
0条回复
连对方姓甚名谁都没搞清楚就接受采访,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不怕冒名顶替吗?如果刊发内容断章取义或南辕北辙,司马先生大概会百口莫辩吧!
0条回复
网友918609523的原文:

太厉害了,司马南先生,看得我醍醐灌顶。

司马南和吴法天是转基因推子,这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疼不痒的问题都是在刷存在感!
0条回复
0条回复
老头也听得入了神了
0条回复
听这样的采访问答对话很好!长知识了
0条回复
太厉害了,司马南先生,看得我醍醐灌顶。
0条回复
中国是不是新冠肺炎的原发地还需探讨,美国在去年就流行有些奇怪的感冒,死了两万多人,难道不值得怀疑?美国之所以不能确定里面是否有新冠肺炎,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检测手段,如今美国的感染人数已经突破了七十万,有理由怀疑美国去年流行的感冒,其中就有新冠肺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新冠肺炎的传播描述为中国爆发此后由中国传到外国。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