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 忧患与希望:疫情之后的日子
一、中国政治有效性再次得到强有力的诠释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共产党统治下的政治描述成虚假和表面的政治。在这些人看来,在共产党的所谓专制下,大家都处于政治高压下,都不得不人云亦云地喊一些虚假的口号来保护自己,其实人们早已经没有信仰、失去灵魂,大难当头或者危机之下,就会一哄而散,共产党作为政治工具徒有其表,只不过是一锅大杂烩。前苏联就是很好的例子。当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下令解散苏共之际,拥有几千万党员偌大的苏共“竟无一个是男儿”,居然没有一个反对。他们渴望或者判定中共也是这样。此前喧嚣十多年二十来年的“中国崩溃论”也好,“中共退党潮”也罢,都把中共崩溃当做第一前提。
但是,在此次国难当头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再一次焕发出惊人的伟力与生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强有力,基层共产党员奋勇争先,英雄模范辈出,舍身敢死涌现,舍生忘死投入到全民抗疫的伟大斗争中,这一切都使得“共产党”这个招牌更加辉煌、更加灿烂。摆在人们面前的无数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组织仍然有强烈的应激本能,仍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它固然有腐朽的成份,但核心、骨干和主要部分仍然十分坚强。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工具,其政治上的的有效性在抗疫中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中国的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体制的有效性得到强有力的验证。因此可以说,此次抗疫斗争的成功与胜利,完全是当代中国政治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与此相对应,借此次疫情唱衰与打击中国的图谋则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大失败。其中,中国的公知与亲美势力失败尤其严重,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失败对他们有伤筋动骨的之惨,其政治基础、群众声望、道义阵地以及权力资源都因为他们在疫情中表演失败而严重地失能失血,这个打击要比以往历次来自体制的打击残酷得多,而且还相当不好恢复。
据此,可以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将进一步向好。这大概也应算得是疫情危机的副产品,也是中国全民抗疫所取得的政治成果。
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任重而道远
有关制度优劣的争论早在此次疫情初始阶段就已经露出端倪(见笔者文章《疫情之外,可能要引发制度的高下优劣之争》),后来迅速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直到现如今相关的争论现在依然激烈,尽管这样的争论不会有什么结果可言,但基于全球范围内抗击疫情的客观事实,中国具有制度方面的优势已经无可置疑,一切借助疫情而攻击中国制度的人都因此而垂头丧气,所以他们就只能转换手法,用与偏概全、攻击一点而不计其余的办法来弥补总体上的劣势与不利,抓住个别地方工作上的失误和干部无能现象大做文章,将其引申为普遍与战略高度,进而得出所谓“组织性失序”、“制度性无能”的结论来,说什么 “败象已现,倒计时开始,立宪时刻将至”、“人人向不义咆哮,个个为正义将生命怒燃,刺破夜瘴迎接黎明,齐齐用力、用心、用命,拥抱那终将降临这片大地的自由的太阳”云云,形容得好不乐观、灿烂!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