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毛主席如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01
抗日战争的胜利,首先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胜利,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做为在政治上战略上领导了抗日战争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对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所发挥的伟大作用,也是无与伦比的。
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所产生的最具决定意义的影响,是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同时把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上升到了战略地位。
1938年5月到6月,毛主席总结前十个月抗战的经验教训,先后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系统提出了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随后就是八路军、新四军向华北、山东、苏北的开进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大规模展开。
历史不容假设,但这里无妨假设一下:
1938年武汉会战失败后,如果没有敌后游击战争吸引了侵华日军的主力(“中国派遣军”24个师团,13个用于敌后战场,7个用于正面战场,4个担任守备),那么国民党政府将很难避免像法国维希政府那样迅速投降。如此,待到苏德战争爆发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即可挟中国占领区的人力物力,无论是北上与德军会师,还是南下做狂风掳掠式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都会因此改写。
02
1938年5月,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指出: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
这个基本情况说明,日本是一个“小而强”的帝国主义国家,爆发力很强,但其国小、物资匮乏、兵力资源不足的弱点却很难克服,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极端野蛮性,必然使之失道寡助,难于持久。
毛主席指出,中国虽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其处在进步时代,有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作为团结抗战的核心力量,加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特别是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必然能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并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这些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中日战争必将是一场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
在毛主席看来,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之所以能够“越战越强”,原因就在于它发动的每次战争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日本在每次战争中都能大发一笔横财,其战争收益远高于战争支出。
1894年7月,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这场战争只进行了九个月,日本获得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偿,并从中国强行割去了台湾,实际控制了朝鲜半岛。
1904年2月,日本对沙皇俄国发动了日俄战争,这场肮脏的帝国主义战争主要在中国土地上进行,总共进行了一年半左右。战争的结果是朝鲜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并在中国的东北获得了大量特权,包括大连和旅顺军港,以及在南满铁路沿线驻军等。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