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计划经济惹谁了?
1、通化休克式防疫证明计划经济老路行不通。
评:这篇网络文章稿源是中国日报,作者认为,通化封城导致的物资配送短缺是城市管理体制落后的表现,政府负责配送物资的失败,表明计划经济这种乌托邦式的回头路是走不通的。
我就寻思,抗疫一年多了,配送物资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特别是在2020年前两个月的艰巨抗疫战中,整个中国的物资配送工作可以认为是很成功的,即便物价略有上涨,老百姓也还算满意,怎么通化一出点问题,就证明“城市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要求”了呢?一个小城市的管理问题就出在自身能力,不能映射全国。
特别搞笑的是,作者居然把通化配送失灵的问题引向计划经济老路不能走!!!应急情况下的物资配送就能叫计划经济?那物资配送很成功的城市是不是能证明计划经济也可以走通?
防疫就防疫,个别城市管理水平不行,你就实事求是地批评,不要借抗疫夹带私货好吗?有必要这么害怕“计划”吗?
2、征求意见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评:我曾讲过,中国首先是要解决卡脑子问题,不是卡脖子问题,前者不解决,后者没办法解决。
这个会议还强调,一定要把数学和物理教学搞好,为国家培养更多科技人才。
然而,大家知道吗?最近很多地方的教育改革,中考科目中,把物理和化学的权重降低了,为了给音体美腾出更大的权重。为什么降权重的不是英语呢?我不反对学英语,但反对把它的权重等同于母语和数学,更反对它的权重高于理化生。
高考改革呢?也特别搞笑,新高考把文综和理综分开考,就拿理综来讲,本来,物理和化学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考试时间却设置为75分钟,考点少,单题分值大。英语的地位仍然是岿然不动,改个什么革?这不是胡来吗?
个人看法,先少谈点体制改革,把曹雪涛院士63篇论文“误用图片”的问题先行解决,比纸上谈兵要强一万倍,某某部天天讲“对学术不端零容忍”,一出了问题,就表现为高度容忍,喊口号有意思吗?
3、环保部:大跃进式造景造成劳命伤财且破坏环境。
评:环保部指出了人工湖、塞上江南、灯光秀及治水闹剧等形式主义政绩景观,说的都是事实,论的也很有道理。
然而,大家不妨看看央视和各地电视台,哪一天不在宣传这类“美景”?哪一景不是政绩?
我给大家讲个事,前不久,因气温突降,某省立即宣布全省进入“战时状态”,说是严重缺电。我就想,2008年那么严重的冰灾,都没有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怎么刚一降温就战时状态了呢?是不是看到别的省因疫情宣布战时状态,自己也想凑个热闹?各小区动员市民别开空调,少开电烤炉。省会电视台在宣传什么呢?宣传沿江20公里的漂亮灯景观光带。漂亮,确实漂亮,不只有路边和江边灯景,某江两岸的建筑物全是灯景,亮得刺眼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