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越接近实现伟大复兴,越要警惕源自内部的破坏
一部党史,百岁光阴,所积淀的历史经验十分丰厚,堪称是最宏伟的政治宝库,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共产党内部历来都有坏人,建党闹革命的时候是这样,执政建设国家的时候也是这样,改革开放现代化发展还是这样,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讲话指出:“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从内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不能投鼠忌器,王顾左右而言他,采取鸵鸟政策,这个必须说清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队伍内部的异己与敌对势力,任何时候都要同混进队伍内部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
人类社会的政治实践经验屡屡证明,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来自内部的破坏最可怕,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中国历史上这方面的案例比比皆是。
春秋时节有吴越争衡的故事,结局是吴被越所灭。但吴之所败,与其说是败于越王勾践的“韬光养晦”,还不如说是败于内部的佞臣,因为如果没有伯嚭等内部佞臣的配合,越王及其手下谋士们的诸多谋略就要落空,他们一系列针对吴的阴谋都将无计可施,正是在伯嚭等诱导下,吴才一步步地走进陷阱、走向深渊。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以各种形式、各种面目接连不断地上演,到宋金时期再一次变得更加突出。南宋时期,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与敌人勾结配合的奸佞势力,终于酿成一桩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冤狱即“风波狱”。可以说,自此以后,南宋王朝就只是苟活于世、残喘度日而已,而秦桧从此也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卖国求荣的第一人。任何公正的历史评价都承认,秦桧这个人对南宋王朝的破坏力,甚至要超过大宋的死敌金国。
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在关键历史时刻,越是到重大斗争关头,就越可能发生分化与裂变,从而给对敌斗争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损害。譬如当年的抗战,在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后,发生了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大分裂,给国民党阵营以沉重的一击,打了蒋介石集团一个措手不及,同时也给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带来巨大的伤害。
历史经验证明,来自内部的破坏还可能造成全局性的颠覆,中断既有历史进程。前苏联就是很好的例子。
前苏联的国家与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所创造的业绩在人类历史上也堪称是辉煌的一页,但发展的成就与业绩不能掩盖、也无法抵消来自内外的种种危机与危险。一方面,前苏联内部不断滋生大量腐败变质分子,尤其是让政治变质分子掌握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在其内部豢养扶植了大量政治与精神代理人,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留学、访问、经商、奖励等各种机会,收买培育了诸多人物,并将这些人物安插在前苏联内部,其中有一些成为体制内政治上层中的“深度睡眠者”,这些隶属于美国情报部门的西方木偶在执政当局队伍内潜伏待命、蛰伏伺机,一旦气候条件成熟就迅即膨胀,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把内部矛盾与危机放大和加剧到沸腾的程度,从而达成扭转乾坤的颠覆效应。可以说,没有内部的矛盾冲突,就不会出现前苏联的执政危机;但如果没有内部政治变质与变节分子推波助澜、借机放火,前苏联也未必就会崩溃解体,把漫长七十年的政治与历史积累在一夜之间掘得个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