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根良:财政货币与国内大循环的历史起源
【摘 要】2020年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下,我国贸易顺差创出五年来新高,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媒体和人们对此不以为忧,反而却沾沾自喜。但实际情况却是:美国政府通过大规模赤字开支从中国进口物资不仅缓解了“大封锁”所导致的严重物资短缺,稳定了其物价,而且,在新冠疫情过后,美国将继续利用中国对美大量贸易顺差为其“绿色新政”的赤字开支提供物资保障,并与中国目前“藏汇于民”的政策相配合,向中国倾泻美元,掠夺我国实际经济资源,破坏我国财政货币主权,目前中美贸易的这种局面是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道而驰的。但愿本文能促使更多的人猛醒,从锁定在“国际大循环”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这是迈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性一步。
历史经验说明,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适度的贸易顺差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造就了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因而使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失为国家富强的一种道路。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了财政货币制度的革命,正是这种革命,使赚取贸易顺差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从合理走向了“背理”,从而使我国的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成了一种“使己受损”和“自讨苦吃”的发展战略,这就是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起源:只有用我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替代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和引进的外资,以国内大循环作为经济增长强大发动机的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对外贸易新战略才能使我国继续走向繁荣富强。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将我国实施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性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对一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影响,阐明了对外贸易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的传统理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不再成立的理由,讨论了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对外贸易新战略对国家财政能力、国民财富的净福利、特别是对“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探讨了实施这一新战略必须满足的条件以及实施的步骤。
货币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现代经济是货币型经济,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所导致的财政货币制度革命及其对国际贸易的颠覆性影响,终其一生,他也无法明白我国为什么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文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将我国这种新发展战略的历史起源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对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影响。论文首先讨论赚取贸易顺差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贵金属货币、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为什么具有合理性,然后论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如何导致了财政货币制度的革命。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扼要说明这种革命对国际贸易的颠覆性影响,阐述它是如何使我国的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从合理走向“背理”的,最后则论证实施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对外贸易新战略为什么是走向国内大循环的必然选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