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不要借袁老去世制造撕裂!
不要借袁老去世制造撕裂!
2021年5月22日,令人尊敬的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起初,我不太相信是真的,消息被确认以后,感到非常地震惊与遗憾,一直感觉袁老身体很棒,这样的突然离开,根本就没有给我们一个情感适应期。
这几天,整个湖南,整个中国,都沉浸在对袁老的追忆中,令人特别欣慰的是,我们的年轻人在改变,他们对科学家的信仰,他们对英雄的信仰,都是动情的,都是真切的,这种改变比物质进步来得重要得多。
与此同时,极少数人,包括极个别网络大V,竟然公开侮辱袁老。这是不可接受的,从道德层面看,应该受到谴责,从法律角度看,应该被受到惩罚。
这几天,著名教授饶毅的文章《饶毅:55年前袁隆平发表论文的意义》也很火,在微信公众号里已经是“10万+”了,实际数量远不止十万。在其它网站,阅读量也相当大。如果,他仅仅从科学层面分析杂交稻历史倒没有什么,关键问题是,他文首的侧重点和引导性不是科学本身,而是影射时代。主要有三个意思:一是暗指袁老当年因为搞杂交稻研究受到非正常对待;二是暗指袁老在“文革”中受到打击;三是暗指某期刊的停刊差点误了袁老的大事业。
实话实说,我本人既反对普通人的极端思想,也反对精英层的有意误导,尤其是在这个特殊时刻,让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误导是有害的,在好不容易取得较大共识的科学家身上制造撕裂是不明智的。看饶教授文章的人多集中在教育界和科研界,引起的思想撕裂也更为显著。在我的朋友圈中,就有人在转发文章时感叹:“袁老真不易啊!一边受迫害,一边搞出了杂交稻;那个时代差点毁了袁隆平;这篇文章的信息量真大啊!……”
事实果真如此吗?
建议大家不要人云亦云,希望大家在这件事情上保持理性探讨的态度。
下面,我想从多个方面跟大家探讨一下有关杂交稻的问题。
第一,不要把质疑简单地上升为政治斗争。
不排除袁老当年在安江农校搞科研时受到了质疑,甚至可能出现了嘲讽的声音。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以政治斗争的手段阻止袁老搞杂交稻研究。争议也好,嘲讽也罢,那都不算什么,不要说当时,就算是今天,稍微重大一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不都在受到质疑吗?不光是质疑,部分项目还受到了质疑者的攻击。难道今天的环境也是政治斗争?饶教授自己不也是经常质疑其他科研工作者吗?难道你也包含科学之外的含义?
第二,袁老真的因为反对毛主席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吗?
我不知道饶教授手上有没有证据证明袁老在文革中被迫害过,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袁老的科研一直未真正间断过,至少没有被以“反对毛主席”而要求不允许搞科研。现在,包括饶和其他人在内,对当时农业部长1966年的一封信传得神乎其神,好像没有这封信,袁老就会被继续整下去,杂交水稻也就没办法搞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