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忍无可忍的法庭斗争与反击(一)
【编者按】今年,是举世瞩目的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胜利5周年。此案前后延续两年多,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且有众多党员群众和各界仁人志士积极参与。2016年8月15日胜诉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认定为第99号指导案例,并直接促成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立法。从此,有谁胆敢再歪曲、丑化、亵渎、诽谤、侮辱国家英烈,包括有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此类事件玩忽职守,都将依法面对行政、民法和刑法的严肃处置,这就使猖獗一时的历史虚无主义政治逆流受到遏制。当年的斗争一波三折,但在党和人民的坚定支持下,终于取得了胜利!为纪念这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标志性大案,为感谢那些在斗争交锋时刻为党和国家主持正义和坚守真理的人们,也为配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历史虚无主义的罪恶嘴脸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推出此案法庭代理人之一、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王立华同志的纪实文章:《忍无可忍的法庭斗争与反击——亲历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斗争回顾》。因全文篇幅较长,拟分六篇发布,此为首篇,以飨读者。
忍无可忍的法庭斗争与反击
——亲历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斗争回顾(一)
王立华
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这些话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一般人可能只当政治要求看,而在我看来,却蕴含着极深厚的感情和极强烈的针对性。其中,有鲜明立场,有深层忧虑,有政治要求,有战斗号角,有苦心劝诫,还有对一些势力的严正警告。因为有参与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法庭斗争的特殊经历,我对这些话有更深切的感受。
或许若干年以后,人们对这一历史事件会感到不可思议,但在21世纪初暗流汹涌的中国却势在必然。
一、手机响起
那是2015年5月11日,大约是下午三四点钟。
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是平时交往不多的朋友郭松民打来的。他说,因为“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自己成了法庭被告,希望我能给他当法庭委托代理人。
郭松民是国内著名的独立评论家,写了大量针砭时弊、护党护国、正气凛然且很有可读性和影响力的文章。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歼击机飞行员,身上有一股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他惹上官司的事我已经知道。因为《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洪振快写文章肆意贬损污辱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英雄“狼牙山五壮士”,引起广泛地社会公愤和怒斥,郭松民也义愤填膺,在转发梅新育微博时写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