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最初发源地:湖南,百年党史中有哪些重要担当
本文作者:胡新民,授权转载自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老年人》杂志2021年第7期,原标题为《百年党史中的湖南担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最初发源地,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摇篮之一。在百年党史中,湖南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发出建党先声
1918年4月14日,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倡导下,新民学会在长沙岳麓山下的蔡和森寓所成立,并迅速成为当时全国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和湖南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新民学会聚集了一批有血性、有追求、有担当的湖南爱国青年,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实践活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组织人才和革命实践的基础。1988年,当年的新民学会会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领导人之一的蔡畅为纪念新民学会题词:“毛蔡寄庐流芳千载,新民学会建党先声。”
在“建党先声”和全国革命思潮的影响下,湖南涌现出一大批党的杰出人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8个地方组织中,湖南人发起成立的有6个。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初,全国只有58位党员,其中湘籍有20位。在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中,湖南人有4位,即毛泽东、何叔衡、李达、周佛海。在延安时期正式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即“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中,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位是湖南人。
蔡和森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用执着精神阅读和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著作,迅速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1920年8月至1921年1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的通信中,蔡和森明确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蔡和森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概念。毛泽东第一个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依据”的基本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奠定了基础。
1921年秋,中共湖南支部在长沙成立,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党支部之一,毛泽东任支部书记。随着湖南党组织的发展壮大,经中共中央批准,1922年5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毛泽东任书记。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省级区委。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反帝爱国运动等,湖南成为当时全国革命运动发展最迅速的省区之一。到1927年4月,湖南成为全国党员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战斗力最强的省份。这为后来应对接踵而来的革命危机打下了基础。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