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我国严峻的人口和生育问题
我国社会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人口问题正成为十分紧迫的大问题,几十年不变的一胎化政策,也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今年国家放开了三胎生育,但能否缓解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趋势,还难以预判,而从几年前放开二胎,并没有出现预想的效果。
我国是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历史上是如此,现在仍是如此,其中所变化的,从世界人口有统计以来,如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虽然现在我国人口在统计上达到十四亿,但在世界的占比已下降到17%,五分之一弱,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将很快超过中国。中国人口占比的减小,主要原因是我国是世界上唯一长达四十多年严格执行一胎化政策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远低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总量上中国最多,但相比各国,其实我国的人口密度却处于中等偏下,不是人口拥护的国度。国内人们总感觉人口过多,看成包袱,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因为在实行一胎化政策的同时,也在快速城镇化,人口集中流向城市,生活在城市的狭小空间里,就有了人口拥挤的错觉,而反观人口流出地的广大乡村,长年的单向流动,终于造成了农村的凋敝、破败、空心化。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的规模上,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量最多。现状就是,中国人口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要说,中国城市的规模,并不是我们的光荣,很可能将成为我们今后难以承受的一种悲苦。
人们涌进城市,高兴的是房地产商和当地政府,一个能不断建房卖房,一个能增加税收却可以不为外来人承付义务。在进城大军中,农村和小城镇来的青年男女们在大城市里拼命竞争,希望谋得一席之地,改变人生。有人成功了,也有人失望了,但前方的渺茫的希望还是一种盼望,宁可住地下室,挤蜗在鸽笼里,也不愿离开,其中女性较多,她们希望能嫁给当地的城里人,要有房有车有存款的,那样就能靠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坐享他人之成。多少年过去了,有人等成了剩女,有人快熬成了太婆,她们中很少很少有愿意再回到家乡的。其中的男性,没有女性的优势,只能靠自己的本事,留下来的不少,但留下来看不到希望的更多,他们不敢奢望靠婚姻改变命运,只能靠拼命努力。
所以,中国各地的城乡之间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城市里有大量剩女,乡村则有着大量剩男,这是两个永不相交的群体。
《诗经》开篇第一首诗是“关关雎鸠”。《诗经》是圣人孔子整理的。作为第一篇,因为男女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大事,其意义就在于此。
以前批判中国古代社会女性没有地位,受男性压迫。从民国开始实现男女平等以来,到现在已近百年,尤其市场经济之后,可以说中国女性的地位远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伴随这种进步的负面效应也显现出来,当代很多女性有了自己的经济独立,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再也不是几千年来的依靠男性的情况了,由此女性普遍在婚恋的选择上拥有了高度的自由,但对这种自由的使用的目的,绝大多数却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追求比自己更好的男性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用俗话说,都想借“爱情”的名义和通过婚姻的保障去高攀,有女性专家为此责备男人说——是中国女人太优秀了,中国男人太差了。任何一个自身条件稍稍好一点的女性,没有谁的眼睛不是往上看,跟她差不多的男性,是不会瞧一眼的,这是北京等大城市之所以有捌玖十万剩女的原因,她们都在等着“高富帅”、“霸道总裁”向她求婚。但现实很残酷,一辈子也不会等来,等着等着,过了三十岁,三十五岁,四十岁,她们这部分人,即被当今这个物欲的世界毒害了,还以为明白了活着的真谛,同时也没有给民族和国家繁衍人口。等到将来自己孤零零住进养老院的时候,也许有人会后悔,但后悔时光也不能倒流。
是的,中国女人太优秀了,中国男人太差了,那么就嫁外国人,外国人都是优秀的,不管白人,还是黑人,只要嫁外国人,就是自己家庭的骄傲,家族的荣光,男多女少的中国,不少女性外嫁了,其中很多女人不随夫离开中国,而是把混血儿硬生生塞进了她的民族血脉中,当今国内有多少黑色孩子,混血孩子——他们将来也是要结婚生子了,中华民族已被混血着——一边计划生育着,一边增加着外来父系的人口,报道说,某地有黑人已经当上城管在执法了。
中国女人太优秀了,中国男人太差了——看一看吧,点外卖的,十有捌玖是女性,很少有男人点外卖,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中国女人讲究生活情趣,中国男人摸爬滚打,不知道这算不算新的男女不平等。在传统思维下,女人不为婚姻筹备什么,而男人首先要有一份工作,能挣钱过日子,还要省吃俭用,还要买房买车,这还不够,还要有存款,还要给彩礼,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新的男女不平等。
这是女权主义盛行时代,“伏地魔”,“田园女”,“螃蟹女”都是婚恋市场上可怕的代名词。
现在九零后、零零后的男性不再追求女性了,一是相形见绌,追不到,二是伤人伤钱,追不起。男女性别的天然差异,决定了女性在婚恋上天然拥有主动权,而男性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古代为了限制这种不平等,对女性有许多限制,以保证男能娶女能嫁,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国,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传宗接代的宗族观念。以前说“只有娶不到的男人,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现在已经颠覆了,当今状况再继续下去,将有越来越多嫁不出去的女人,农村小城镇将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光棍一辈子,严酷的现实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女人比男人值钱的社会,这种社会大概只有安史之乱前的唐朝相类似。有人说当今中国的经济是属于“女人经济”,虽不尽然但也不无道理,在消费市场上,基本是女性支撑着消费,在文化娱乐市场上,观众和花费主要来自女性。“追星族”、“月光族”“流量族”也是女性占多数。
在“女人经济”下,在女人比男人值钱的时代,有些男人也女性化了,成了一种“非男不女”的新物种,人们俗称他们“娘炮”。靠这种新物种,要承担其民族繁衍的责任,可能靠不住。靠这种新物种,要他们承担起保家卫国、顶天立地、大丈夫的责任,那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吧。但这也怨不得他们,应该反思的是,是谁是怎样弄成了这种新物种,难道只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吗?
还有,人们责骂“娘炮”时,骂他们没有了男人的血性。在这阴盛阳衰的时代,不论官方宣传还是民间声音,都爱用“血性”一词,欲图唤醒男性的责任。可以坦率说,这是对男性认识的错误,是对男性责任的不解。男性不是凭力量和暴力的“血性”来彰显就是男人了。
在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里,男女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和职责,男要象男,女要象女。教育男子,做人首先要做孝子,要敬爱父母长辈,还要友爱弟兄,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作为国家一员,有志者,要以天下为念,很多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卖草鞋的刘备上要匡扶汉室,下安黎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男子来说,除了家庭责任之外,也要有起码的家国情怀,忠君爱国,还要诚信做人,不欺软怕硬,不哄蒙拐骗,不乘人之危,也有侠骨柔情,也会宾礼相让,是要男子做一名响当当的男子汉。如拿“血性”来说男子,完全不符传统文化里对男子的要求,而且还有对男子的蔑视,那是莽夫,蛮汉。用“血性”来说男子,无非是象让男人像雄性动物那样,可惜,人不是动物,男人也不是雄性动物,人是有思想有情怀的人,即使死亡降临,一个真正的男子,挺身而起,从容赴死,果敢牺牲,无所畏惧。当今时代,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男子,而不是仅仅的雄性动物。
男女地位和角色上的诸多乱象,仅靠一个放开几胎的政策,就想能解决人口下降问题,是不大现实的。
再者,放开生育的配套措施再多,也不过对已婚育龄的夫妇有些作用,而且三胎的生育,将重塑社会结构,女性是继续从事社会工作,还是需要回归家庭养育三个子女,将是一个无奈的新的选择。如果选择工作,那么就会低生育,能专职养育子女的,符合条件的必然是有钱人家,长此以往,未来的中国社会将属于有钱者阶级,必有一次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而对现今已达两亿左右的剩男剩女的男女光棍们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已婚育龄夫妇是否愿意、能否多生多育,从放开二胎之后的社会反馈中已能猜出答案,生了却养不起才是选择上的最大难题。
20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