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辉丨国家金融安全:党管金融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内容摘要】党管经济,重点是管好金融。党管金融需要从理论思想、干部队伍、政策方向等方面体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有组织市场经济的制度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和制定的经济金融政策,究竟是追求中国工业与科技的质的飞跃,还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量的增长?究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究竟是发展“华为式的自主型经济”,还是发展“联想式的买办经济”?这些涉及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根本性问题的探讨与回答,必须借助“目标-制度-政策”的理论创新与评估模型。
党的领导是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金融安全的政治前提。党管经济,重点要管好金融。
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维持着经济体的运行;金融不直接创造财富,但却直接分配财富。在开放的金融体系里,金融直接决定着财富是留在中国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还是流失到海外并增强西方围剿中国势力的力量。金融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戴高乐时期的金融政策让法国走向成功,叶利钦时期的金融政策让俄罗斯走向溃败。党管金融意味着决不允许国内外政治势力和资本势力操纵和干预中国的金融政策,中国金融政策必须服务于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服务于党的领导的政治目标、服务于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经济目标、服务于推进国防现代化的军事目标。一切衡量市场化、货币化、证券化、国际化的指标都不应该成为中国金融政策追求的目标,也不应该成为考核金融监管部门政绩的标准,更不能把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财团是否满意作为中国金融政策的目标,相反,他们的赞美以及颁发给中国金融官员的勋章却值得高度警惕。
党管金融的核心问题是:怎么管?管什么?我们认为,党管金融的重点是管干部、立标准、定政策。为此,建议如下:
一、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的党委书记不应该从金融系统内部产生
金融系统已经成为利益共同体,已经培养了自己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水泼不进,针插不进。他们懂英语、有文凭、有人脉,甚至有美国的洋人脉,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信奉西方新自由主义而不熟悉马克思主义,他们未必具备坚定的党和国家的立场以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立场。所谓坚定是指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愿意舍生取义的决心。因此,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党委书记应该从安全部门和军队中产生。这样才能守住国家的金融国门。
二、建立金融政策联席评估制度与评估机构
由理论界、企业界、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安全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各界专家学者,组建金融政策评估机构,建立金融政策联席评估制度,以此杜绝金融部门自定政策、自我授权、自我扩权的做法,增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协调。金融政策联席评估机构是党管金融的助手,是央行和其它金融监管部门各位党委书记的外脑和耳朵。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