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根良:美国为何诱骗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

2021-12-31 1342 3
作者: 贾根良 来源: 观察者网

  世界经济史表明,历史上所有的大国都是通过保护民族工业和保护国内市场而崛起的。保护国内市场是为了给核心技术创新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否则,私人企业就没有动力去创新,因为核心技术在最初被创造出来的时候都是质次价高的。这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试错、改进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过程。如果实行自由贸易,就很少会有人购买,甚至完全没有人购买。只有通过保护本国市场,才能刺激人们购买本国核心技术的新产品,企业才有动力去创新。

  我国政府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不能说不重视,可以说是下过很大力气的,如908工程、909工程,但效果都不佳;我国有不少民营企业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也曾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但大多数都折戟沉沙,以失败而告终,如方舟CPU、国产操作系统中科红旗的倒闭。原因何在?没有市场是主要原因,因为国内厂商和消费者都去买美国产品了。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企图通过自由贸易实现经济崛起,是与这种历史规律背道而驰的,这有可能成功吗?

  资料图:亚当·斯密

  不对称全球化战略是落后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

  许多人甚至包括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英国是在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贸易和自由放任理论指导下崛起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这种看法完全是颠倒黑白。

  英国至少从1721年开始,不但对工业而且对农业都实施全面的高关税保护,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却迫使其印度殖民地实施自由贸易;只是在其工业革命于1830年完成后,英国才在1846年通过废除《谷物法》开始了自由贸易的进程。英国推销自由贸易完全是为了其民族国家利益,目标不可谓不宏大: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变成作为其“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的殖民地。

  但是,美国和德国却看破了英国的伎俩,在对英国工业品实行关税保护的同时,它们也照葫芦画瓢,同样要求比其落后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这两个国家因此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

  而英国却因对其自身所宣传的自由贸易信条的迷信,全面实施自由贸易,1900年在工业实力上被美国和德国全面超越。这时,那些被迫接受自由贸易制度或者被英国宣传所欺骗的国家,都沦为了发达国家的殖民地;日本虽然和中国一样关税不自主,但在美国和德国战略的启迪下,一方面对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进行了强有力的抵抗,另一方面则致力于把东亚特别是中国变成其殖民地,从而成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

  从这些历史经验来看,不对称全球化战略是落后国家崛起为发达国家的一条基本历史规律。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