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校尉:白雪皑皑的冬奥会,黑人不配?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20日闭幕,毫无疑问,这是疫情以来,人类社会士气的第一次巨大提振,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冬奥会。
美国代表队在北京冬奥会上以一金之差落在中国队后面位列第四,当然美国媒体恐怕不会服气,认为这么排对美国“不公平”,得按他们的“传统”按奖牌数排。好好好,奖牌数,俄第二,你第五,行了吧……
其实,按美国人喜欢的“奖牌数”,他们比四年前在韩国平昌还有两块奖牌的进步,可以说表现是不错了。只是,相对于强势的夏季奥运会表现,美国冬奥代表队似乎少了一点什么元素,那就是在夏奥作为美国中流砥柱的黑皮肤非裔运动员。
据统计,2018年平昌冬奥会2952名选手中,黑人仅43名。具体到美国选手方面,黑人运动员直至1988年才成功“破冰”——花样滑冰选手黛比·托马斯拿到铜牌,成为第一位获得冬奥会奖牌的美国黑人运动员。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美国雪橇选手沃内塔·弗劳尔斯成为世界上首位摘金(团体项目)的黑人运动员。
为什么冬奥会上罕见黑人呢?
这个原因,可真深了。
先要破除一些奇怪的谣言,比如有人说黑人肌肉量大,不适合冬季项目,这种说法非常荒唐。黑人运动员出色的爆发力和协调性,在同等的训练水平下,在许多冰雪运动中都会有很好的体现。
这绝非空口无凭,世界上第一个做出后外点冰四周跳的女子花滑运动员就是法国黑人选手苏利亚·波娜莉。她甚至还曾在比赛中做出过当时男选手都无法完成的单刃落地后空翻。
其实类似黑人/黄种人不适合某类运动的说法之前非常多,而当黑人/黄种人参与到这一项目并且取得出色成绩之后,类似的荒唐言论就会自然消失。
说穿了,这只是以白人为中心的体育界里一种对有色人种的歧视罢了。
真正的首要因素,是在国家政府不提供公共服务支持的情况下,冬季运动,实在是一个以经济条件把受众隔离开来的领域。
在美国,黑人拥有的财富只占白人的6%,在房地产市场中,黑人持有的房产甚至不到5%,而在金融市场上,黑人只持有美国公司股票和共同基金的1.6%。黑人家庭年收入更是美国所有族裔中最低的。
简而言之,大部分美国黑人生活并不宽裕。
而冰上运动,是真的很贵啊。
我国选手谷爱凌在本届冬奥会上发挥出色。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谷爱凌成功的背后,除了她本人的努力奋斗之外,拥有一个人中龙凤的母亲,也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穷人可没有这样的试错成本。
另外,冰上运动的装备和培训费用本身,就是足以压垮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