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起:毛主席创造的社会主义“五大”文明(二)
毛主席创造了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五大”文明,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观点是全国著名教授张蔚萍老提出的,本文试做探讨,以为抛砖引玉。
余以为,在我国经历了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后,在面对世界未有百年之大变局的当下,研究思考毛主席开创的社会主义“五大”文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具现实和未来意义。
毛主席是中华文明的伟大继承者。他的思维范式、行为风格、意志禀性和文化形态,无不浸润着中华文明的优良元素。但毛主席这一世界顶级伟人,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又以他独特的智慧禀赋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峰值。
本文第一篇已发(见【相关阅读】),此为第二篇。
(二)毛主席创造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从精神对物质反作用特性说,精神更具持久的恒定力。精神在,物质存。新中国,毛主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毛主席创造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华文明之最绚丽的瑰宝,其特质是毛主席领导新中国创造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高尚精神风貌。这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精神文明。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等方面,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高尚、最进步、最普惠的精神文明。基本点包括:
创建了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这主要表现在,毛主席领导新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特质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建设。那时,全国创建了无处不在的公有的文化馆、文化工作站、人民文学艺术团体、人民新闻出版、新华书店、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体育场馆和体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组织和文化事业,而且形成了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成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组织和物质基础。
开创了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主席转向对旧文化的改造,采取各种措施,清理旧中国的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倡导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移风易俗,社会道德为之一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吸毒、卖淫、嫖娼、土匪、黑社会等旧社会的丑恶现象销声匿迹。人心思善,正心、正念、正气、正风昂扬社会;公平正义,爱国家,爱集体,先公后私,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改造世界观,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新中国社会的主流风尚;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文明,在毛主席大力倡导和模范践行下,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真正成为现实。全社会追求高尚,学雷锋做好事,做好事不留名,互帮互助,助人为乐,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