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戴锦华:魔镜碎裂处——从奥斯卡看好莱坞与美国社会文化

2022-05-20 2057 0
作者: 戴锦华 来源: 微信公众号“海螺Caracoles”

  “四方同文”讲堂缘起

  《论语》有云:“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四方”即“四裔”,引申为“域外”。为通“四方”之文,以晓“四方”之事,2022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与中国社科院大学外国语学院创办“四方同文讲堂”,以“主题”为“季”,定期邀请外国文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知名学者进行讲座。

  “四方同文讲堂”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问题意识和专业精神的文学-文化研究和文史研究人才为目标,力求为广大师生打造一个公共的学术交流平台。

  2022年5月14日晚19:00-21:00,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戴锦华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邀请,作为“四方同文”讲堂的演讲人,在线上进行题为“魔镜碎裂处——从奥斯卡看好莱坞与美国社会文化”的讲座。中国社科院大学外国语学院徐德林研究员担任学术主持人。据统计,当晚在线参与讲座人数达到4300余人次。

  本次讲座,戴锦华教授从近三年来美国奥斯卡的主要奖项短名单及获奖作品切入,探讨好莱坞在经历了美国文化政治与跨国产业的突变后而呈现出的危机情态,进而反思全球化时代现代性的扩张及其危机,以及电影形态与文化表征的悖谬情态。演讲开场时的自陈——在人文学科中,我们更应分享问题,而非提供答案——贯穿演讲始终,反思式的话语让本场讲座充满洞见。

  讲座伊始,戴锦华老师简要阐述了她的主要话题,即通过观察近三年内奥斯卡评奖过程及颁奖结果,可得出“魔镜碎裂”的结论;从裂隙处,人们能经由奥斯卡抵达对美国社会的洞察,从而反思我们置身其间的今日世界,反思每个人身处的历史时刻。戴老师率先从2020年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引入,指出好莱坞梦工厂敏感地把握了现实的危机与矛盾,故而从影院银幕世界撤离的文化工业系统骤然将大奖授予一部亚洲导演拍摄的、旨在揭示尖锐社会问题的亚洲影片。戴老师追忆曾于2020年提出,这一选择是因好莱坞意识到其整体的价值体系在美国社会中共识度的降低所致,是应对危机的一剂猛药。时隔三年,做回顾思考时,戴老师表示,此前判断过于乐观,因为当代好莱坞面临的不是一剂猛药便可疗救的生命状态,易言之,好莱坞已丧失了自我批判的可能性。

  同时,2020年另一部热议之作《小丑》的备受追捧同样值得玩味。整部影片没有提供任何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选择,也未曾提供政治前景和社会态度,仅体现出一种政治的右翼民粹主义倾向,因而引发观影者极度的不安与不适;《小丑》流露出强烈的仇恨与破坏欲,却不给出破坏后的重建。对此,戴老师直陈忧思,即面临尖锐而急迫的全球情势,好莱坞只能表达绝望、愤恨及破坏的冲动,但“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对未来的考量,哪怕仅仅是想象,更不必说想象未来所必需的建构力”。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