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论资本的垂死性——评《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经济日报》5月26日发表的《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以下简称《形势》)一文,恰恰是缺乏唯物辩证法,宣传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核心的思想是对立统一规律,抓主要矛盾,而《形势》就是不讲主要矛盾;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而《形势》就是不讲发展变化,宣传形而上学的“稳”。

  一,抓主要矛盾

  《形势》自称是“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但就是不讲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矛盾论》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22页)

  《形势》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根本不提主要矛盾,没有辩证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实行垂死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劳动者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请看事实:当前我国一方面是大量劳动力面临就业、失业问题,包括新毕业的大学生,“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4月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18.2%”;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工人受“福”于966工作制以及一些工厂面临着的“用工荒”;一方面是住房“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一方面是广大劳动者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不起老、不敢结婚生孩子等等。“前有车 后有辙”。如果实行毛泽东时期的公有制:福利分房、公费医疗、义务教育、社会养老,再生产多少物质产品,也不够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增长的需要,根本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还可以缩短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逸结合,更不会出现解雇、失业等。毛泽东时期生产的物质产品高速增长,但是,粮食、布匹、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等生活消费品还要凭票供应,生产资料如钢铁、机械等,更是供不应求,与现在的“内需不足,消费乏力”,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资本主义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只要抓住消灭雇佣劳动经济制度这个主要矛盾,当前我国存在的“内需乏力 消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实行公有制,劳动者不再为资本家劳动,而是为自己劳动、为社会劳动,劳动不再是创造剩余价值,也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在劳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二,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