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印美军演,国之大患
中美两国元首在G20峰会期间刚谈完,美国就开始在中印边境有新动作。11月16日,美印两国,数千士兵,在中国边境附近大搞联合军演。美印两国空降部队和山地作战人员,选在靠近中国边境仅100多公里的北阿坎德邦的奥里地区举行“联演联训”,让外界颇感意外的是,此次军演不仅包括伤员护送、工程作业和山地作战技能教学,等等非战斗科目,而且,两军的作战人员还特意选择高原山地联合作战课题,进行了针对性训练。这一明显具有挑衅意味的联合军演,不得不让外界产生遐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军演,是最近两年美印两军的第五场大规模边境军演,如此高频率、大规模的联合军演,外界普遍认为,出于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需求,美国和印度,正在致力于发展一种接近“准军事同盟”的新型双边关系。
那么,特别选择在中印边境附近搞军演,双方到底意欲何为呢?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美国对中国的防范、打压也不断推陈出新。有分析认为,美国对华的对冲战略明显转向硬对冲,“硬牵制与软制衡”,逐步成为美国对华主要应对策略。美国加快了深化与盟友和伙伴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印度则立马成为美国的重要拉拢对象。
在美国人看来,印度作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具备与中国一较高下的硬实力。2014年以来,美国对印度的战略地位和大国潜力评价颇高,美国历届政府对印度的伙伴战略,逐步进行了“再定位”,并主动拉高了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天然盟友”和“印太战略伙伴”,成为其形容两国关系时最常用的外交辞令。
这几个大马屁拍的印度人两眼冒金花。
美国认为,“一个强大的印度,并与志同道合的国家相互合作,将对中国起到制衡作用。”美方期待“美印之间的军事合作可以抵抗中国对印太所施加的影响,美方还认为,印度有能力抵抗中国在边境发起的挑衅。”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一直试图通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合作,制衡中国,以维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霸权地位,进一步落实印太战略。
在四方机制中,印度的角色“非常特殊”,长期以来被美方视为“围堵中国”的关键成员。一方面,在经济上,印度将作为美国供应链替换计划的主要合作对象,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印度与中国拥有数千公里的边境线,美方认为这里有太多机会可以牵制中国,分散中方的战略注意力。
今年,美、日、印、澳,四国举行“马拉巴尔2022”海上联合军演,四国在军事演习层面,实现了机制化。外界普遍认为,四方安全合作的机制化,是美国在海上全面合围中国的“重中之重”,印度海军在印度洋,日本和澳大利亚在东海和南海,形成为一道“围困中国”的海上城墙。
然而,这还不够。近年来,中印边境稳定状态的破坏,和边界对峙的频繁发生,使印度对华威胁认知快速上升,印度对华战略开始突出防范和牵制,等更具对抗性的战略手段,对华战略的对冲形态向硬对冲转换,趋势非常明显。
美国和印度在对华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双方自然“一拍即合”。因此,美印双方在军事上,具有防范和牵制意义的联合军演被很快提到较高层级,并表现出明显针对中国的新态势。在美印军事合作升温的背景下,中印边界打破了长期的平静,尽管目前危机才刚刚解决,但局势依然十分严峻。
总体上来说,随着美印两军的边境军事合作不断加强,印度在边境地区很可能更加强硬、更加激进,一旦对中国边界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中方就有可能被迫进行战略转向。而美国恰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分析认为,印度在边境上的任何一次小动作,可能都是美国期望看到的中国“腹背受敌”的结果。
印度的一些政治势力认为,在美国的怂恿下,制造小规模军事冲突,和军事对峙事件,可以与美国进行利益交换,在印方看来,只要控制好冲突规模的阈值,就不存在“引火烧身”的问题。所以,美军出现在中印边境,并不是要真的参与中印边境争端,而是向印度国内释放一种信号,让企图“火中取栗者”,看到美国实实在在的支持。
从美印边境军演的影响来看,美印联合军演,加深了印度对美国的军备依赖,进一步促进了美印军事合作的一体化,增进了美印军方战略互信,加强了美印对华战略协作、协调的紧密度。
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句但是,但是,包括印度人在内,全世界都知道,对美国,从来是请神容易送神难,那些跟美国人进行过深度合作的国家,反过来被 美国脑控,被美国进行内政干预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而且,其实从尼赫鲁时代以来,美国就一直试图在遏制中国问题上与印度进行更深度合作,但印度自有各种小心翼翼精打细算的小算盘。
况且,美印并非铁板一块,两国在对华问题虽然有交集,但更多还是“同床异梦”,印度在大量国内国际问题上,与美国之间的利益和观点常常相左,正在处于一流大国自我认识早期的印度,远非日本、韩国这么容易驯服。实质上,美国与印度的合作,只能是各取所需,美国希望印度在国际社会及印太地区,发挥遏制中国的重要作用;而印度借与美国合作,可以提升军事实力,增加与中国抗衡的底气,但一旦双方在利益上有了冲突,翻脸可能比翻书都要快。
【文/司马平邦,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司马平邦”,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