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人口减少,症结何在?

2023-01-18 5395 8
作者: 孙立平 来源: 孙立平社会观察

  中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1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称,去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也是我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出现的第二次人口下降。而这一次的特点与上一次明显不同。

  上一次人口下降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即1960年和1961年。我们可以看看当时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情况。1958年增长1341万,1959年增加1213万。1960年减少1000万,1961年减少348万。1962年增加1436万,1963年增加1877万。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两年之前和之后,我国每年人口数量的增加,都在1000万以上,几年之后增加得更快。这说明,这两年人口数量的下降是在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中因某种突发因素导致的暂时性人口数量下降,其后反弹很快,人口数量增加的总体趋势未变,因此不是人口数量变化的拐点。

  而这一次则不同,这次的人口数量下降,是发生在人口数量增长不断放慢,生育率不断下降的趋势中。从2000年开始,中国人口的净增长就跌破千万,其中只有2012年达到1006万。从2019年开始,更是连续跌倒500以下。2019年是467万,2020年是204万,2021年只有48万。这就预示着,这次下降之后不会出现补偿性反弹,情况还有可能进一步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人口变化的拐点可能已经到来。

  人口出生率下降,症结何在?

  康义表示,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结果,很多国家也都在走这个路。我国人口数量减少,与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等有关系,与育龄妇女人口的减少也有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新出生人口减少。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人口负增长。对于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否延续的问题,康义表示,这个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但并不用太急着担心这个问题。人口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是相匹配。

  这至少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人口减少的趋势将会延续。第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这个趋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是在于,由于人为干预等因素的作用,这个变化发生得太快,太急剧。因此,通过政策的干预,使这个过程能够平缓一些,是非常必要的。而这就需要弄清楚生育率下降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