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他薅羊毛,我大意了啊


  一直帮着拜登说话,连小骂都舍不得的《纽约时报》,这两天心情极其不好,他们听到了一个沮丧的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的消息。直到昨天夜里,才放出一些口风来。

  “由中国促成这项协议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它是美国数十年来主导外交联明和对手关係的大逆转,让所有国家都感到匪夷所思。”

  伊朗和沙特,基于宗教地缘政治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几十年来针锋相对,现在中国人左手拉着沙特,右手拉着伊朗,居然不吵不骂了,表情也平和了,两个月还要互派大使了。

  中东能够因此而和平,不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儿吗?好事儿是好事儿啊,美国人听不得这种好事儿啊。

  纽约时报是这样给美国找辙的:

  1、美国太忙了,不是没顾上嘛,因为俄罗斯人捣乱美国国内通货膨胀。

  2、美国太忙了,支援乌克兰为民主而战,俄罗斯人给美国带来了太多的麻烦。

  3、中国是对美国的最大的威胁,所以对中科技封锁等国内外事务,被判断为重中之重。

  4、我大意了啊,中国不讲武德,就在美国手忙脚乱之际,中国偷袭我一个世界上最讲道德的国家。

  5、这次协议不是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而是沙特和伊朗这两个几十年来一直针锋相对的国家。这太突然了,让拜登总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以至于长时间没听明白,记者问两国达成和平协议怎么看,拜登总统一直以为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达成了什么协议。

  6、《纽约时报》认为,由中国促成这项协议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它是美国数十年来主导外交联盟和对手关系的大逆转,让所有国家都感到匪夷所思。中国促成所谓和平协议,是对美国信誉的最大的破坏。

  《纽约时报》指出,在过去的3/4个世纪里,美国人一直是中东的核心角色,有事发生时它几乎都在场,但现在却发现自己在一个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刻被挤到了一边。多年来在该地区只扮演次要角色的中国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新的重要选手,在美国人看来,这是偷薅羊毛的行为。

  美国反应了好久,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件事,好在有纽约时报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给出了权威的评论:以色列人一直在讨好沙特人,以便对抗他们在德黑兰的共同对手,现在他们一时找不着自己的位置。用中国话说蒙圈了,哎呀妈呀,有点懵。别着急,别着急,你让我捋捋。

  美国人想不明白,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的冤家,血海深仇,教义冲突,怎么可能叫中国人摸摸毛捋捋毛就握手言和呢?中国人手里拿的是些什么东西?中国人怎么能够越界,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敢跑到美国人的地盘上撒野?我大意了啊……

  《纽约时报》找到了一个,比前面那些理由都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来给美国开脱:

  没错,美国现在不可能专门跟伊朗斡旋这样的协议,因为我们与伊朗没有外交关係。我们和伊朗没有外交关系的责任在伊朗,伊朗应该对这个事情承担全部责任。

  有评论指出,中国取得的这一卓越成就,使其在外交方面上了一个台阶,并超越了自拜登上任以来美国在该地区取得的任何成就。

  这话是谁说的?太伤人了!

  以往中东所有的和平成就都是在美国领导下取得的,由于美国人的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色列对阿拉伯他看不上的国家,动辄发动恐怖袭击公然暗杀,乃至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种美国价值观的实践,有效地保证了中东的和平。美国在中东推行的以一个国家制约另外一个国家的“牵制性战略”,总体上来说是平衡的啊,取得的胜利是决定性的,是任何人否定不了的。

  当然在明面上,白宫不得不公开欢迎沙伊恢复外交关係,但他的助手们私下表示,人们对中国所做的突破评价过高,而且并不认为这就表明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遭到了削弱。

  《纽约时报》酸酸地:

  1、达成协议并不意味著利雅得的逊尼派和德黑兰的什叶派已经放下了心结。

  2、双方仍谨慎地安排了2个月的时间来敲定细节,就算这项重新派驻大使的协议最终无法执行,也并非不可想像。

  3、沙特寻求暂停与伊朗的敌对行动,双方在巴格达举行了会谈,最终没有结果,这次也不见得能成。

  4、严重怀疑伊朗会履行新承诺。

  《纽约时报》对于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给该地区带来的和平的前景没有任何正面的评价,相反,朝着中国说了很多恶毒话。

  看到了吧,中国在一个地区经多年发展后产生如此大的作用,这令白宫感到不安。这再次提醒人们,中美对抗是在全球舞台上进行的,绝不局限于印太地区,就像它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安全或外交。

  2023年3月14日早饭前

  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文/司马南,独立学者,知名社会评论家,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微信公众号“昆仑策网”,授权红歌会网转载】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