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劳动人民与市场主体
https://wap.peopleapp.com/video/7076101/6928678
这个链接我建议您一定要点开看看。
劳动人民,这是一个专有名词,若干年来这个固定词组出现的概率没有几十年前那么高了。
按照以往的说法,劳动人民系是指一切体力劳动者(如工人、农民、牧民、手工业者等)以及和体力劳动者相近的、不剥削人而又受人剥削的脑力劳动者。
有点绕哈?
还有更权威,但年代似乎久远了的关于劳动人民的定义:中国现阶段革命的目的,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是我们党对工人阶级领导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鲜明重申和郑重宣示。
光说劳动人民,那知识分子呢?
知识分子也是劳动人民啊。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劳动人民当中的知识分子的比重越来越高了,一年10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就业,这不就是知识分子充实进劳动人民队伍的具体表现吗?
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78年那个时候,需要向全社会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需要重申“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需要反复论说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发展我国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现在这些认识早已深入人心,全国大专以上毕业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1/10左右,这样庞大的一个数字,没有人将他排除在劳动人民之外。
从这个视频当中的那些激动人心的画面看,离开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劳动人民,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奇迹是不可想象的。
居委会中心理论组讨论五一劳动节话题,在两个点上有所侧重:
一是调动所有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是非常可宝贵的,这一点当下需要特别强调之。
二是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必须予以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得不到保证,积极性创造性必受影响,劳动者受窝囊气,尊严被藐视,主体地位被削弱,乃至被边缘化,哪还有心情干活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从何体现呢?劳动创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没了根。
现在有人在使用市场主体这个概念的时候,眼睛里没人,这是不应该的。市场主体,既包括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也包括个人即自然人。我把家里种的萝卜白菜拔出来砍下来,小毛驴驮着筐,到集市上出售,你不能说我不是市场主体,你须尊重包括我这样的人在内的市场主体。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