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淄博为什么这么红?
这两天,越研究淄博越觉得这地方人杰地灵。
甚至觉得有点“世界线收束”的感觉。
淄博是淄川和博山的合称,淄川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聊斋志异》,其实也是一部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文学瑰宝。
博山那就更了不得了,它是焦裕禄的故乡,大家都知道焦裕禄同志,但可能并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文武双全的“天降猛男”。
他自幼生活艰难,父亲被饥荒和压榨逼迫自杀,他11岁就开始种地、打工,还被日本人抓去下矿山,然后靠着大智大勇逃出生天,加入共产党的队伍,和日伪军斗争,还参与了解放博山的战斗,然后成为南下干部的一员……他甚至还懂工业建设,当过洛阳矿山机器厂的车间主任,甚至还发明过双筒卷扬机,最后,才是我们熟知兰考县县委书记、治沙英雄,为人民服务至死方休的共产党人。
因为近代淄博煤矿、陶瓷、琉璃、丝绸产业的繁荣,聚起了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至1919年,淄博产业工人的数量已达33600人,占全省三分之一。
这里是当年全国四大“红色矿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曾在这里播洒下红色火种。1922年7月9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创办的《山东劳动周刊》发表王尽美撰写的《矿业工会淄博部开发起会志盛》一文,详细介绍矿业工会淄博部成立的情况,热情赞颂淄博矿工的觉悟,称赞矿业工会淄博部的成立是“中国劳动运动之曙光”“山东劳动界空前之盛举”,并欢呼:“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万岁!”
在革命战争年代,淄博的工人阶级就一直和内外敌人做最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8年,淄博煤矿矿区党组织和工会武装部组织发动3000余名工农武装,在八路军第三纵队掩护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破路战,一夜之间把南定到淄川、张店6公里的路基全部掘毁,敌人在35天内未能通车。1939年,矿区工人游击队还炸毁价值20万日元的博山总电厂,烧毁淄川洪山煤矿,奇袭桃花峪矿井和洪山六坑。
据统计,截至1940年初,淄博矿区工人武装共破袭敌人615次,炸毁电厂1处、火车头17个、破坏桥梁6座、铁路50公里,歼灭日军200多人。1939年11月,发展到1200余人的各个矿区武装合编为山东省工人第六支队。
莫斯科东方大学工兵班出身的八路军团长王凤麟来到淄博抗日前线后,在淄博地区矿山丰富、炸药易得、爆破人才众多的优势基础上,开创了“四组一队”的爆破攻坚战术。这一实战效果卓著的战术,被中央军委明令指示“总结爆破经验,向全军推广”。淄博矿工出身的特等战斗英雄、“山东爆破大王”、“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马立训,在抗日战争中完成20余次爆破突击任务,炸死日伪军500余人,他创造的“偷爆”“空爆”“飞行爆”“连环爆”等爆破技术与战术,成为了日后我军的攻坚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