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 扑朔迷离: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反弹不如预期?

2023-05-23 4547 1
作者: 孙立平 来源: 孙立平社会观察

  现在的情况有点扑朔迷离。

  从宏观数据看,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4.5%。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在整个世界经济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即使是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比较低的因素,这个数据也是说得过去的。

  但问题是,在宏观数据与人们微观感受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差距。实际上,也不仅仅是一般民众的感受,一些专家和机构也认为,经济活动数据弱于市场预期。

  下面是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的表述:大部分4月经济活动数据均弱于市场预期。虽然低基数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跃升至18.4%,但我们估算的季节性调整后的实际社零环比增速放缓至0.3%。房地产销售改善至同比增长5.5%,但季节性调整后的房地产销售面积较3月环比下降20%。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出口增速也如期减速、尽管基数较低。内外需增长动能放缓拖累工业生产环比走弱,但低基数推动其同比增速加快至5.6%,仍低于市场预期。

  更重要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感受: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大家期望中的强劲的、报复性经济反弹似乎没有出现,或者说,反弹的力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更确切地说,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反弹没有那么强劲。

  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反弹不如预期?可能与这样的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原来的预期有点过于乐观,对反弹想得过于简单,特别是忽视了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平时,我应当算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了,因为讲问题讲得比较多。但即便如此,我前一段时间都一直在说,我对今年抱一个乐观的看法。甚至觉得政府制定的5%的增长目标,是不是偏保守了。在私下里,我甚至认为,6-7%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确实是没有理由不乐观,因为去年的情况实在是太不正常了,基数太低了,只要恢复正常,一个强劲的报复性反弹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看,事情并非完全如此。

  第二,与普通人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指标偏弱。首先当然就是就业,尽管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5.2%,但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高达20.4%。人们说,就业就是经济,实际上,就业更是民生。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但低于预期的21.9。2023年4月份,CPI同比提高0.1%,环比降低0.1%,PPI同比下降3.6%,环比降低0.5%。这就是人们感受到通缩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民间投资的增长,1-4月份只增长0.4%。上述状况都与普通人的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查看余下4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孙某平老公知懂经济吗?夸夸其谈,没有一句有用,更没有一句触及问题的本质。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