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铮 闫伟:中东国家现代化实践及历史反思
编者按: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趋势,各国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各自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现代化梦想、探索现代化道路,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本刊约请学者围绕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撰文,以期通过全球视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东国家现代化实践及历史反思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人类文明演进方向。现代化蕴含的共同性与特殊性彼此交织,决定了世界现代化复杂多元的样貌,不可能千篇一律,固化为一种模式。由于国情和启动现代化的条件不同,东西方各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存在明显差异。中东国家现代化肇始于西方的冲击和影响,是亚非国家最早启动现代化的地区,自18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尝试现代化改革,迄今已逾200年。
然而,中东国家现代化历程充满艰难坎坷,挫折远大于成功。正如阿拉伯学者萨米尔·艾哈迈德所说,“阿拉伯人的复兴梦始于200多年前,但至今仍处于‘梦想’阶段,没有向前迈出实质性步伐”。他还强调,“阿拉伯人一直关注西方文明经验,但历史证明,学习西方的种种尝试不但没有帮助阿拉伯人实现复兴,反而使其陷入更大的危机”。中东国家现代化何以如此艰难?经历哪些阶段和变化?选择的是何种发展道路?为何百余年现代化努力屡屡受挫?如何从中汲取有益启示?以上即是本文试图解析的问题。
一、中东现代化的启动
中东国家早期现代化主要包括奥斯曼帝国后期、埃及穆罕默德·阿里和伊朗恺加王朝的改革运动,构成了近代中东第一波现代化改革高潮。
奥斯曼帝国是早期中东现代化的“先导”。奥斯曼帝国是采邑制军事封建帝国,对外战争与武力征服是激发帝国活力的源泉。有学者认为,奥斯曼的军事组织、民政、税收和土地制度等,都是配合依靠征服和殖民而不断向异教者之地扩张的需要来制定的。17世纪末期,帝国因多年欧洲战事接连败北,被迫同奥地利等国签订割让大片领地的《卡尔洛维茨条约》。该条约是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关系的分水岭,帝国随之迅速走向衰亡。为保护王室、政府与军事官僚的利益,以及维护帝国统一,奥斯曼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现代化改革,持续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