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评张维迎的“市场逻辑”与“强盗逻辑”
北京大学张维迎又在说一些极不着调的话。最近看到网上以他署名发表的文章《大清挨打不在“弱”,而在拒绝市场逻辑,死抱强盗逻辑》。估计有不少人,光看到这个题目,心里就会有气。有这么糟践自己的祖国遭受百年屈辱的吗?合着中国受列强的侵略和欺负,不是列强的罪,而是中国的错?这不仅是在冒犯中国人民,而且还在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做无耻的辩解!他发出的这个言论,应该算是一套地道的汉奸言论了。
他在文章中说,人类社会的运作遵循两种逻辑,一种是强盗逻辑,一种是市场逻辑。所谓强盗逻辑就是,你想幸福,就想要别人不幸福。而市场逻辑意味着,你自己要幸福,首先要让别人幸福。
这里没有论证,只有结论。凭什么人类社会的运作就一定遵循这两种逻辑,这两种逻辑存在的依据是什么,他都没有说,就是很霸道地宣称,人类社会就只有这样两个逻辑。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定义所谓“市场逻辑”的观点,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单就这个问题来批评他,实在太浪费时间。而且这还不是他观点最主要的错误之所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逻辑是如何在他的笔下表现的。
他说,179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以向乾隆祝寿为名,派马尔戛尼勋爵率团访问中国,目的是与清政府进行外交谈判,扩展英国对中国的贸易交流。但是英国要求贸易和通商的要求被乾隆皇帝拒绝了。乾隆拒绝了“市场逻辑”,于是中国就被“强盗逻辑”征服了。
张维迎的这套说词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马尔戛尼来华,主要是来刺探中国的情报,而不是外表上所谓的来要求贸易与通商。在历史上,中英两国确实在那之后进行了通商与贸易。只是在这个贸易过程中,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英国,而英国的工业制品却无法在中国打开销路。中英之间的贸易,中国是顺差,英国是逆差。大量白银从英国流向中国。英国用所谓的“市场逻辑”解决不了与中国的贸易逆差的问题,就想出了一个坏招、损招,一个极其恶毒的招数,就是向中国大量贩卖鸦片。鸦片在英国是绝对禁止销售的,但英国却向中国大肆倾销,最终导致中国贸易出现逆差。更为严重的是,鸦片贸易让中国人民陷入毒品的严重危害之中,国库亏空、军队孱弱、精神萎靡。在这种情况下,大清要禁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在英国看来,这是极大地伤害了英国的利益,于是发动对华军事侵略,鸦片战争就此爆发。那么在张维迎看来,鸦片贸易是遵循他所谓的“市场逻辑”的吗?
按照张维迎的说法,“英国当然希望获取一些特权,因为在当时的中国,通商仍然是一种特权,没有政府的允许不行”,“从今天的标准看”,这些要求“不算过分”。他还说,“我们经常把当时的西方国家称作‘列强’,既指他们强大,也指他们是强盗。确实,中国的大门就是被这些‘强盗’用‘坚船利炮’打开的。这些列强最初来到中国,还是希望按照市场的逻辑从事商贸和交流。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中国的当权者能理解市场的逻辑,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主动开放门户,改革体制,再有一个合适的外交战略,中国或许就不仅不需要割地赔款,而且可能有希望与列强平起平坐”。“但我们拒绝了市场的逻辑,最后被强盗的逻辑征服了。由此,我们有了现在所知道的这二百年的中国历史。”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