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理想与共产主义
关于理想的概念以及人们对理想的理解,现在已经有很多种理解。理想曾经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词汇,在今天的某些人眼里,所谓理想不过是幼稚、天真、无知和愚蠢的代名词。
小时候,听过也唱过一首歌,歌名就是《我有一个理想》。今天在网上找,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我记得,在那首歌里,孩子们的理想是要当一个工人,当一个农民,还有就是要当一个解放军战士。特别是那个当解放军战士的理想,歌词中有“驾驶着战鹰在蓝天上翱翔”的词句。
现在谁会把当工人、当农民、当解放军当作自己的理想?可能现在还会有要把当解放军当作理想的孩子,可是他们的父母未必会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真的会去参军报国。而今天的孩子们,把当工人和农民当作自己理想的,不能说绝无仅有,但很可能非常非常稀少了。
在我们的青少年时代,理想对我们来说是美好的,是清纯的,也是崇高的。当年在小学或者初中的作文中,都会有“我的理想”这样的作文题目。当时写在孩子们作文里的理想,大多是要做科学家、要做工程师,要当解放军战士,也有要当医生、当老师的。前面提到的那首歌中的当工人、当农民的理想,我没有在任何一篇作文里看到。不过,我猜测一下,在当时农村的孩子里,把当工人作为自己理想的一定不在少数。这样的理想可能没有写在他们的作文里,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把当工人、当解放军都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种出路。
我听过在当年的孩子们中,有一个很奇葩的理想。当时,一个与我们同龄的女孩子说,她长大以后要当大使夫人。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她会把当大使夫人作为自己的理想。后来,我问过一个哥们儿,他告诉我说,可能当大使夫人,要学很多东西,而且要仪态万方,温柔优雅,绝对是标准的淑女范儿。我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毕竟这不是那个说出自己理想的孩子自己说出来要当大使夫人的理由,而只是旁人猜测出来的。
再长大一点以后,开始接触政治领域里的学习,开始知道了中国革命,知道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话题也开始进入到那时青少年的心中。今天看起来,当时的青少年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不过,这种认识上的粗浅并没有什么可嘲笑的。后来看到有人说,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天然地走近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在一些青年人那里,似乎不太讲共产主义理想了。不过,当时的中小学教育还在延续着用共产主义理想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只是在一些中学生那里,这样的做法似乎没有收到老师们所期待的效果。当时北京八中的校长陶祖伟讲过,当他给学生们进行这类教育的时候,有的学生只说了两个字:牛B。意思是这不过都是在吹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