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点也不能放松

2023-07-23 1383 4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多年前,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件事。记得在八十年代初,国家从应届高中毕业生选拔了一批成绩非常优秀的人才,送到国外大学读本科。然而,据教育部负责留学工作的同志说,这些被派出留学的高中毕业生,最后居然没有愿意回国工作的。他们几乎全部都留在了国外。要知道,他们是公派出国的。他们花的所有的费用都是国家出的钱。在那个年代,这实在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国家那时还比较穷,也还比较困难。出于多培养人才的出发点,派出了一批年轻的留学生。但最终却落得这样的结果。后来,国家再也没有通过选派高中毕业生公派出国留学的了。这应该算是一个教训吧?

  那位负责留学工作的同志说,他去国外看望过那些留学生,跟他们座谈。这位同志语重心长对这些留学生们说,国家培养你们不容易,你们应该好好珍惜。那位同志对我说,那些学生听到这些话以后,表情都非常冷漠,根本就是无动于衷。我们的同志心里也很不愉快。对他们也不那么客气了,说你们要想一想,你们是怎么出来留学的。那些学生回答的是,我们都是很优秀的,都是自己考出来的。这位同志有点生气,说如果不是国家提供这样的机会,不是国家提供你们的全部经费,你们能考到哪儿去?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双方都不愉快,这样的座谈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后来这位同志对我说,看起来,年龄太小就送出国,问题确实不小。他们虽然是高中生,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完整地形成。出国以后,很容易就受到国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我问他,那么我们的使馆、领馆负责留学生工作的同志难道不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吗?这位同志说,八十年代,好多思想都非常混乱。把学生送出国,是学科学知识,如果还坚持讲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家长会说你们怎么还再搞文革中那些极“左”的那一套呢?所以使馆或者领事馆的同志们也无法放开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再说,使馆以及领事馆里负责留学生工作的人就那么一两个人,而学生分散在各个大学里,人手少,工作量很大,要召集留学生们在一起开会根本就非常困难。总之,一方面,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我们在主观上确实也忽略了对这些留学生的思想工作。

  联想起有人说,爱国主义不需要教育,看起来,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也不那么符合实际。当然,这不是说,那些高中毕业就出去留学的孩子们就一定不再爱国了。如果我们没有调查研究,没有掌握确切的数据,谁也不能妄自给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承认,在缺少实实在在的思想工作的情况下,年轻人就比较容易接受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给他们的影响。而一旦他们受到了这样的影响,接受了这样的观念,要想再扳过来,就要困难得多。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