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万达集团高管被抓,暴露了一个长期被有意忽略的严重问题
万达集团多人被警方带走,其中包括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海波,知情人士称或与万达内部反腐有关。
这件事再次暴露了一个一直存在但一直被主流媒体特意忽略的现象,即非国有企业广泛存在的内部腐败问题。非国企的腐败问题,其实一直挺严重的。2022年,互联网巨头的内部腐败问题曝光,内部贪污(职务侵占)花样繁多,对外吃回扣成为公开的潜规则。据第一财经报道,这次问题曝光的万达集团近两年来已经出现有数次高管被带走调查的情况:
2018年时,在北京万达集团总部,两名万达集团高管被北京市朝阳区警方带走。
2019年8月,万达集团召开廉洁与遵章守纪教育大会,经集团审计中心查实,商管集团原总裁助理兼华南运营中心总经理王某等四人严重违反集团制度,向商户、供方及员工索贿,金额巨大,已涉嫌犯罪。事发后,万达与四人解除劳动关系,并移交司法机关。
2021年,万达商管副总裁、丙晟科技总裁朱战备涉嫌贪腐,被上海警方带走调查。
万达集团在非国企里面,素以反腐力度大著称。2001年万达成立由财务、工程、预算、土水电各专业人才组成的审计部。按王健林的说法,审计部相当于万达集团的纪委。
王健林曾在2018年工作总结会议上表示,“地产集团个别公司营销人员集体贪腐,损公肥私。反腐常抓不懈,高薪不能养廉,只能长期反腐。”
有律师专门开讲座总结了非国有企业为何“家贼难防”的几条原因,其中我特别认同的四条原因是:1、企业内部治理及合规管理存在较大问题;2、企业法律意识淡薄;3、民营企业内部腐败发现难、取证难;4、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的犯罪成本低、收益大。
长期以来,非国企内部的腐败问题,被各类主流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有意忽略,主要原因是中国有话语权的那批人,他们有着特定的政治正确,对待非国企存在的问题,是能回避就回避,能淡化就淡化,对非国企以正面宣传为主,对国企以负面报道为主。非国企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到实在无法掩盖了,通常说成是政府监管不到位导致。美国的那套内病外治的手段,被中国的这部分媒体人学得很到位。
经过这种双标处理,往往只有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得到舆论的特别关注,成为社会焦点,冲上媒体热搜。长期这样的媒体处理,也确实产生了一些人想要的舆论效果:让公众产生只有国企腐败才严重的刻板印象,继而认可私有化是消除腐败的最好方式。
其实,非国企的内部腐败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非国企老板们对待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一直是高度重视,又一筹莫展。很多私企老板,喜欢在重要岗位重用自己亲戚,以为这样就能杜绝关键岗位腐败问题的产生,但事实上效果并不好,亲戚在有油水可捞的位置上,往往动作更少顾忌,搞得很多企业老板最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除了直系亲属,亲戚坚决不用或者慎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