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苏:要GDP,要高质量GDP,不要唯GDP
1,什么是GDP?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译为“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它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力的总体水平。
GDP和国家税收成正相关,因此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人均GDP反映国民个人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GDP的统计有国际标准。195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于2008年修订。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这个统计框架,因此各国的GDP有可比性。
有学者说中国直到晚清时期,三千年来GDP一直是世界第一。工业化之前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规模按养活的人口估算,中国当然是世界第一。如有学者加以量化,则缺乏科学依据,那时没有统计系统,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亦无货币兑换的公认比率,没有现代意义GDP的数据。
GDP是特定时段各地区、各行、各业、各单位以及个人产出价值之和。国民经济门类多,又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掌握现实和动态的数据,对于政府分析经济形势,及时调整政策,引导平衡和持续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第一产业是农林牧和采矿业,是民生和经济的基础;第二产业是制造业,是现代国家的核心能力;第三产业是位处高端的服务业,助力第一和第二产业,为国民提供生产、生活、社会服务。要做到三个产业平衡、同步发展,不出现美国那样的制造业空心化、服务业高达70-80%的畸形比例,国民经济核算不可或缺。
经济与GDP的关系有些像学生和考试分数。经济表现用GDP衡量,学生的功课用分数表示。我们希望经济年年增长,有如学生追求分数不断提升。GDP和分数是测量标准,可设为阶段性目标,但不是最终目的。
2,GDP和GNP的差别在哪?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国民生产总值,即一个国家的国民产出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该统计方法普遍用于1991年之前。
GNP与GDP一字之差,区别在于本土外国企业和外国人创造价值的统计归属。前者是本国居民生产总值,包括他们在国外的价值创造。后者是本地生产总值,包括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的经济贡献。举例来说,丰田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其创造的财富计入中国的GDP,不计入日本的GDP。用GNP的方法统计则过于复杂。它创造的就业、雇员工资均由中国受益,税收归中国政府,只有税后所得才属日本投资人。GDP显然比GNP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后的新形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