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大蒙古主义”背后的日本黑手
近代以来,日本对“蒙古”情有独钟。
所谓“大蒙古主义”的思潮,根源就在于日本。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一直有大量的日本间谍在内蒙古、东北境内活动;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也派遣了大量所谓的“探险家”、“农学家”、“地质学家”来到内蒙古和东北,勘探地形,开展商业,贿赂官员,收买汉奸,煽动叛乱。
日本还炮制出了“满蒙非中国论”,试图在历史文化上分裂中国。
1904年,日本学者白鸟库吉主持“满洲历史地理调查室”,反复表示一些重要观点:“长城以北非中国论”、“满蒙一贯独立论”、“中国南北对抗论”......意在分裂内蒙古和东北。
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石原莞尔早在1927年担任陆军大学教官时就在《现在及将来的日本国防》一文中提出:“满蒙非汉民族之领土,反而与我国关系密切。”
这些言论,和如今的X毒分子们如出一辙。
日本人非常擅长搞这一套,甚至,“崖山之后无华夏,甲申之后无中国”这样的言论,也是日本先发明的......目的在于混乱、摧毁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价值观。
1927年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公然提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奏折中有一个小标题,就叫做“满蒙并非中国领土”,田中在奏章第一部分就写明:“所谓满蒙者……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当世无其匹敌。我国因欲开拓其富源,以培养帝国永久之荣华……”
日本对于内蒙古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以川岛浪速为代表的一部分少壮派军人和浪人,笼络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札萨克贡桑诺尔布、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札萨克棍楚克苏隆和昭乌达盟巴林右旗札萨克扎嘎尔等王公上层,策动武装叛乱。当时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部分王公曾在小库仑秘密集会,决定投靠日本,实行“独立”。
1912年1月底,川岛浪速和贡桑诺尔布在北京缔结了“契约书”,决定以贡桑诺尔布为首联合内蒙古各旗,“设立统一内蒙全部的机关”,以川岛浪速为总顾问,谋划内蒙古“独立”。日方还指派陆军军官陪同各王公到各旗组织叛乱活动,并大量给王公借款,组织一批军人和浪人运输武器弹药。在失败后,一些日本少壮派军人和浪人继续策划“满蒙独立运动”,以前清肃亲王善耆为中心,罗致一批清朝余孽和蒙汉土匪势力,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组织起所谓宗社党,试图发动武装叛乱。
1915年12月,日本陆军军官青柳等前往哈拉哈庙会晤宗社党“勤王师扶国军”司令巴布扎布,商讨叛乱计划。在此后近半年多的时间内, 日本将大批枪支弹药秘密运到哈拉哈庙,充实巴布扎布的实力。在日本的大力支持下,1916年6月底,巴布扎布在哈拉哈庙竖起了所谓“勤王师扶国军”的旗号,并于7月1日发动叛乱。10月7日,叛军攻击林西,准备经过林西直犯热河,然后攻打北京。但叛军遭到政府军的追剿,尤其在林西一战,,巴布扎布实力大损,其本人也在阵地上被击毙。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内蒙古“独立”计划再次以失败告终。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