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当今中国不能不直面的严峻问题
世间总有很多财迷心窍并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的人,这些人奉金钱为万能,以发财赚钱与否来衡量一切,对此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但不幸的是,这样的人在今天的中国尤其多,多得不可胜数,弥漫整个社会的上上下下。
这些人奉金钱为终极追求,将其视为压倒一切的目标。其具体表现是,在社会观上,这些财迷心窍的人一概都以发财论优劣、定输赢,哪个国家与社会发财了、有钱了,那个国家与社会就是优秀的社会,就取得了胜利。譬如,在中国历史上,大宋就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因此就被这些人奉为楷模而歌颂褒扬,完全不管其转向衰落、走向堕落的本质特征;在人物观上,这些财迷心窍的人一概都以金钱看论成败、分高下,谁发财谁就是英雄好汉,谁就取得人生的成功,反之,则成了失败者、窝囊废。总之,在相当一些人那里,致富发财与否,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尺,成了对社会与人生的终极审判。
这等以发财致富为中心的观念膨胀起来,产生突出的负面影响与消极作用。人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掉在钱眼里,结果必将是人性的悲哀,不管其当事主体因此多么显赫张扬,但在文明的角度上都要受到鄙视与蔑视。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集团或一个阶层也是这样,如果有那么一群人,这群人不择手段地攫取利润,无所不用其极地聚敛财富,结果必将也是反动于社会,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不得翻身。
个人与集团是这样,一个国家与社会也未尝不是这样。历史上曾有那么一些国度或政权,他们醉心于聚敛财富,满足于腰缠万贯,沉沦在金迷纸醉当中,结果被历史所无情地淘汰。这样的国家曾有著名的荷兰帝国,这个国家以商业聚敛闻名于世,结果因为工业上没有发展能力而被淘汰;还有著名的西班牙帝国,这个国家以殖民抢劫而著名,该帝国当年通过殖民侵略从世界各地抢夺并积攒了无数的黄金白银,结果却被后起的殖民帝国打得一败再败,最后沦为二流走向衰败。
种种人生经验与历史教训证明,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应该是家国一体、富国强兵,而不能用发财致富来绑架人生、绑架国家、绑架社会。尤其在国家战略的运用与博弈上,更不能一切向钱看,不能让战略关系服务和服从金钱关系。譬如,有些人始终以商业关系来判定中国同一些国家关系的亲疏厚薄,这些人从贸易额出发,由此得出了“中美关系是最密切的”这一可怕的结论来。窃以为,这等战略上的无知与白痴想一想都令人脊背发凉。
掉在钱眼里而财迷心窍,不管在个人、集团层面,还是在国家社会层面,都一概不属于进步,而是可怕与可耻的堕落。
但遗憾的是,发财梦已经在中国发展蔓延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时至今日仍然空前弥漫。这就使人对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不能不提出几个诘问:
第一,如果遭遇经济收缩,该怎么办?
岁月荣枯,世事轮回,任何国家、民族与个人都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一路凯歌,前进道路上总要遭遇各种危机、挑战与挫折,总要出现各种各样的逆境。市场经济尤其是这样,经济周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表现尤其明显,这是被历史经验一再证明的规律。有增长就有停滞,有扩张就有收缩,经济循环就是这样。现如今中国经济已经走过四十多年较快增长之路,时间已属超长,发展到目前内外环境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下,完全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平台期,直白地说,就是相对增长比较缓慢甚至没有明显增长的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在规模上的扩张就要受到严重的阻滞,首当其冲的是外经外贸。过去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对外经外贸相当依赖,无论外资依存度还是外贸依存度都达到惊人的水平,俨然乎城邦国家一般,这样的情形与一个内生性战略大国的属性极不匹配。经验证明,任何一个战略大国,经济上的对外依存度都不应该超过10%以上。甚至连美国这样的全球霸权都知道对外过于依赖的危险性,为此现如今正在大张旗鼓、热火朝天地搞“去风险化”,要实现主要生产链与贸易关系的本土化、近岸化或者友岸化。在这方面,中国一些人的战略觉悟严重低级,相关的行动明显滞后,他们依然把希望寄托在中国经济持续外向依赖和扩张上。如今不但是美西方对华经贸和科技打压,就像日本排放核污水这种直接毁灭水资源的无耻罪恶行径,对中国内外经济的损害无疑都是大范围长期性且难以估量的,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略打击,何况还有战争风险的存在。
那么,如果出现了经济收缩的情况,在这样的大背景、大环境下,中国经济突围的突破口应该选在哪里,选在哪个方向、哪些领域呢?笔者多次说过,应对“战略竞争”,中国需要进行战略转型,这其中就包括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向何处去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极其迫切。
第二,如何应对社会分化及矛盾激化的战略挑战?
风雨来临时,每个人都要寻遮风挡雨的办法与方式,经济风雨也是这样,人们纷纷寻找出路,社会分化在这个时候呈加速与加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所要拷问的问题很多,突出的是这样两点:其一,市场经济还灵吗?会不会发生种种畸变,譬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连一场疫情都曾把中国的市场经济冲击得风雨飘摇,如果遭遇持续收缩,该是怎样一种怎样的情形?会不会酿成一场大面积的深度危机呢?其二,如果有朝一日不得不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因为战争而影响一些人发财,使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出路,问题可能就变得严重了。对那些财迷心窍人而言,他们的原则历来都是谁挡了他们的财路,他们就断掉谁的活路。从这个视角看出去,中国人民同他们的斗争将不可避免。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由此所激发的国内斗争又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会不会带来全面的战略挑战呢?
第三,今天的中国人还能勒紧裤腰带吗?
未来中国会不会再有需要勒紧裤腰带的那一天,这里不妨假定其有。就理论逻辑而言,一旦遭遇这样艰难险阻,中华民族就应加强团结,以英勇斗争来予以克服战胜,新中国历史确实曾有过这样的先例,全民勒紧裤腰带战胜困难并且取得了成功。但问题是,今天的中国还能做到这一点吗?或者确切地说,还有多少人能甘于勒紧裤腰带呢?
从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穷日子向富日子升级容易,从富日子下堕到穷日子太难。人情历来如此,国家民族也是这样,特别是那些早已经沉迷在钱眼的人,让他们再过上一番穷日子,那简直就是要命一般。古往今来,为了保住眼前的富贵,为了身外那点资财,有多少人不惜偷安苟且,又有多少人不惜屈膝投降,为此不惜铤而走险,绑架与裹挟整个国家与民族,什么人格国格、国家安危民族存亡之类,一概被丢到九霄云外。这样的历史教训实在太多了!又有谁敢保证这样的教训不会复见于将来的中国呢?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有这样的经验,财迷心窍如同陷害人的大泥坑,陷进去真的很不好办,必须想办法尽早从中跳出来才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当代中国应予直面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文/张志坤,红歌会网专栏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