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评哈以临时停火: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 大有希望
据《以色列时报》最新报道,当地时间22日凌晨,以色列战时内阁已经批准了一项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临时停火协议。据悉,双方或最快23日开始交换人质。
在会前的一次录音讲话中,内塔尼亚胡呼吁政府成员支持协议,他形容这是个困难但正确的决定。
其实,在我看来,对内塔尼亚胡来说,这个决定不仅是困难的,也是尴尬的,尽管军事上的结论仍然没有完全浮现,但政治上的结论已经出现了,这就是以色列在政治上的失败。
从以色列战时内阁与哈马斯谈判并达成协议这件事,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1、这对以色列战时内阁的“强硬政策”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次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大起义爆发以来,内塔尼亚胡不是一口咬定哈马斯是恐怖组织,绝不同哈马斯接触、谈判吗?以色列国防军进攻加沙伊始,不是气焰嚣张,很有灭此朝食的气概吗?现在为什么又改主意了呢?
很简单,尽管极不情愿,但以色列已经非常痛苦地认识到,不同哈马斯接触,就不可能解决自身的安全问题。从现实出发,以色列只有承认哈马斯的合法地位,从约旦河到地中海这一地区,才有和平可言。
以色列战时内阁同哈马斯谈判这一事实本身,客观就等于以色列收回了关于哈马斯是所谓“恐怖组织”说辞,而承认哈马斯是一个平等的政治、军事对手。
2、以色列国防军已经打不动了,伤亡惨重,军火消耗得差不多,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只能以停战的方式喘口气。
以色列国防军对这次进攻加沙的以军伤亡数字,一直严格保密,不过,几天前,以色列国防部的油管账号发布了一条视频,内容是采访哈赫茨尔军事公墓的工作人员。该军事公墓的负责人大卫·奥伦·巴鲁克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现在我们所处的状态是,每隔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就有一场葬礼,我们只能打开大量的墓地,仅在哈赫茨尔军事公墓,过去48小时内我们就埋葬了大约50名士兵。”
尽管以军伤亡的完整数据还有待于进一步披露,但总数远超以军开战之初的估计,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无疑,以色列被迫同意停战(哪怕是暂时停战),也和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对以色列对加沙巴勒斯坦人的屠杀与驱逐政策的运动有关,和以色列国内也出现了反战运动有关。
停战,是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胜利!
3、军事上,尤其是进攻作战,最强调一鼓作气,最忌讳再而衰,三而竭。
以色列国防军这次进攻加沙,虽然有着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但一开始就失去了势如破竹的气势,推进速度可谓鹅行鸭步,不能有效地压制哈马斯的抵抗,只能用滥杀平民泄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