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大势已去 唯靠“两国方案”续命


  以军作战进攻军官领先、退却军官断后,所以,每次打仗军官伤亡都大,但本轮巴以冲突军官损失奇高,令人质疑普通士兵伤亡真实数据如何?

  在我的“历史印象”中,哈马斯似乎是一个“恐怖组织”,实际确实比较激进,但这也是以色列逼迫的结果。

  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被以色列、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巴拉圭、美洲国家组织列为恐怖组织。

  但中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和联合国承认其为抵抗组织,不列为恐怖组织。严格来说,列不列为恐怖组织完全是一厢情愿的,例如俄罗斯政府、美国国防部在一些国家也被列为恐怖组织。按照联合国标准,哈马斯不是恐怖组织。

  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1959年由阿拉法特成立,早期坚持对以色列武装斗争,80年代开始逐步妥协至承认以色列存在,目前为巴解组织最大和绝对主导成员,目前掌控了巴勒斯坦总统、总理席位。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不等于法塔赫。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1964年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支持下成立,首任主席为舒凯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各方代表,但是在黎巴嫩内战和第五次中东战争后时任主席阿拉法特为首主张在武装斗争的前提下展开外交谈判,而反对派主张拒绝对以谈判,组织开始分裂,今天巴解组织是十个派系的联合,其中最大也占绝对多数的是法塔赫。相比之下,偏向世俗和中左、民族主义。

  2006年哈马斯赢得多数席位,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在2月13日俄罗斯报纸的采访中宣布如果以色列承认1967年边界,撤出所有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包括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并承认巴勒斯坦人能回到原居地的权利,哈玛斯将停止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于2006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4%的巴勒斯坦人受访者支持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而超过75%的和平协议支持者表示支持哈马斯。

  但是,由于总统阿巴斯等法塔赫派系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导致哈马斯最后并未实际掌控巴勒斯坦政府。

  在巴解组织哈马斯与法塔赫之间存在着两种理念——哈马斯显然是崇尚暴力革命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也代表了巴勒斯坦民众的主流想法——从目前来看,他是初步成功的。以色列同意跟哈马斯暂时停火、交换为人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无可奈何的让步。

  但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他们由暴力革命转为和平建国、有他自己的苦衷,也有他自己的主张的。笔者觉得用和平的方式来追求未来也是一种可取的做法,这种方式呢,成功可能比较漫长。

  多年前曾经看到外国媒体报道在欧洲留学的巴勒斯坦少女和以色列少女面带笑颜同框合影,记者报道新的一代巴以青少年忘记仇恨、消除隔阂,共同面对美好未来…… 我当时看到了很高兴,觉得巴以之间仇恨不应该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应该随着未来一代一代的人用新的方式来解决既有的恩怨,避免战争与杀戮。用马斯克的话来说,我要战胜你就必须比你强大,而这种强大并不仅仅单纯只是在军事力量上,我认为它更多的体现一种非军事之外的软实力。

  今天,看到这个情景,令人觉得历史悲剧正在重演,杀戮、彼此杀戮又开始新一茬轮回……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以色列其实对巴勒斯坦不管是约坦河西岸也好、还是加沙也好,都是欺人太甚,尤其加沙地带。如果说约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还能够过着相对祥和的生活——相对于以色列高水平的幸福生活,那加沙地带恐怕就是差不多水深火热了。而以色列无视这一切采用极为粗暴和愚蠢的分而治之方式,结果,加沙地带的哈马斯他们的仇恨就像蔓延在地下的火焰,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今天,哈马斯对以色列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色列咎由自取。我在本轮巴以爆发冲突、以色列准备扫荡加沙之前就说过,打巷战以色列占不了上风。因为二战时斯大林格勒守军在城市大部被德军占领的情况下,依然凭借敌军轰炸后的建筑废墟牢牢苦守最后的阵地,最后德军始终没有实现占领完全斯大林格勒的战役目标。同样,当年俄罗斯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跟叛乱武装打巷战,付出惨重代价。

  哈马斯卓著战绩 逼迫以军停火

  而哈马斯苦心经营多年,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你看哈马斯放出的对以军攻击作战视频都是有目标的:要么是以色列的坦克、装甲车和推土机,要么就是以色列军人,无论坦克装甲车和推土机都是炸毁、起火,还有以色列军人被枪击、火箭弹和地雷炸翻……

  以军君放出的视频都是漫无目标的攻击、打空气,这说明以军根本就没有见到多少哈马斯。所以,以军已经在加沙的所谓占领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哈马斯随时都可能冒出来攻击。而以军根本不能彻底摧毁哈马斯的地道,很简单,以色列钻地弹效果很好,但是钻地弹的数量也有限、也很贵。

  2023年11月21日,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以色列突击和特别任务旅旅长,埃隆巴南将军被哈马斯打死,内塔里亚胡知道后,半天没有缓过神来。巴南将军遗体运回以色列后,内塔尼亚胡失声痛哭,他失去了一个顶梁柱!到目前为止,埃龙·巴南将军算是以色列阵亡军官达到将军级的最高军衔级别。

  埃隆巴兰将军的殒命,对内塔尼亚胡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因为他被认为是内塔尼亚胡的得力助手。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祸不单行,就在巴南将军尸骨未寒之际,神出鬼没的哈马斯又用火箭弹摧毁一辆以军雌虎装甲车,击毙在该车内乘坐的以军第298旅旅长塔米尔上校。自10月7日以来,以军承认有388军人阵亡,其中军官占多数,也因此被外界质疑隐瞒士兵伤亡真实数字。此外,据卫星拍摄加沙地面场景分析,以军已经损失坦克、装甲车和推土机等近百辆。

  哈马斯武装在加沙的顽强抵抗时间已经超过了二战时期的法国,二战时期抵抗纳粹德国四十二天的法国最终投降;同时。也超过了比利时、南斯拉夫、荷兰和丹麦;接下来,哈马斯武装的抵抗时间,很可能还会超过二战时期的希腊和挪威,他们坚持抵抗的时间分别是五十六天和六十三天。昔日横扫中东的以色列,举国动员、倾尽精锐来对付哈马斯民兵武装,不仅没能迅速对哈马斯实行真正毁灭性打击,反而还在加杀地面战当中,暴露了战术能力差、士气低迷、士兵战斗力弱等问题,武装到牙齿的以军,最后在加沙断壁残垣中处处挨打,甚至还不时有哈马斯成功摧毁大量以军装甲车辆和人员的漂亮伏击战发生。现在以军部队在加沙北部遭受哈马斯卡桑旅顽强抵抗,大批以军坦克从加沙及其北部的一些地区撤退。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2014年加沙战争中,当时大约有68名士兵在52天内丧生,但是此次加沙战争已经以军丧生人数成倍增加,如果战事继续进行下去,以军战损还会增多,到时候能否可以承受还是未知数。

  下面是来自以色列军队进占加沙前线官兵通话记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旁观加沙战场,感觉以军战术已被哈马斯吃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我打你时,一举命中,你防不胜防;你打我时,让你看不见,空无目标。

  哈马斯的战场信息非常透明,清楚知道梅卡瓦的具体位置,可以在几十米外攻击甚至贴身爆破坦克。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射击,有人负责拍摄,他们的作战非常娴熟、得心应手,仿佛已经演练过无数次。

  哈马斯以死相拼、用自己的躯体和生命捍卫领土,试问以色列怎么才能赢得这场战争?

  血腥反抗回应血腥压迫

  203年11月19日,哈马斯卡桑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三名哈马斯战斗员携带爆炸物冲进以军队占领的医院、拉响引信后跟以色列士兵们同归于尽。

  目前,以军已经“控制”加沙北部,但仍然面临着哈马斯敢死队的巨大威胁。哈马斯敢死队为什么甘愿随时赴死?

  哈马斯敢死队是哈马斯战士中的死士,也被称为哈马斯突击队。这是一支特殊部队,队员中有学生、工人和农民等,很多成员都是在这座被封锁的加沙城中长大的孩子、其中85%都是孤儿。据美国媒体报道,就在哈马斯“飞跃行动”开始实施后仅仅10天,一群来自加沙难民营的10岁左右的孩子报名参加敢死队,他们当中还有一些少女面孔,他们自愿加入敢死队,并视自己为烈士,认为自己为了祖国和民族解放而牺牲是光荣的事情!

  一名正在加沙地带和以色列军队作战的哈马斯敢死队员在他的遗言中写道:“我从眼睛睁开的那一刻起,就看到一圈高达八米的围墙和数不清的炮楼;当我长大能够工作时,我没有得到任何尊重和待遇。有一天我的家被炸毁,父母兄弟姐妹离石;当我又有了自己的家庭、妻子和孩子时,结果又是一颗炸弹击中我的家、我的妻子和孩子再次没了。现在,你们问我还能做什么?我除了报仇还能做什么?所以,请不要问我为什么选择加入哈马斯?为什么对犹太人进行无差别的射杀?这一切都是他们造成的,我只是回应对我们不公正待遇的愤怒和绝望!”

  恶有应报 时候已到

  目前,以色列国内陷已经入战争状态,哈马斯、黎巴嫩和真主党等发射到数千枚导弹袭击以色列境内,甚至远程攻击以军91师的师部,一举摧毁,以回应以军地面特种部队对加沙的突袭。以色列却没法拦截反击。你看现在以色列对空防御天穹拦截系统基本上失效了吧,因为没有充分准备应对饱和攻击的拦截蛋。

  以色列数十年来首次经历如此恐惧的局面,学校停课、道路封锁,许多外国企业员工急匆匆逃离这个危险之地,导致生产力和经济急剧下滑。每天,居民惊恐地离开家园,每个以色列人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曾经的不可战胜神话已经破灭。

  此时的以色列政治强人、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内心或许濒临崩溃——多年来他一直是屠刀的持有者,却未曾经历过他人的反击,然而他或许没有领悟到一条道义恶有恶报、时机一到必遭回报,多行不义必自毙!

  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历史上任职最长的总理,他非常强硬,在以色列有安全先生之称谓。2022年12月30日,内塔尼亚胡组阁成功,形成以色列有史以来最极端的民族主义政府。现在,政府内部有些大员,例如发表评论的遗产部长“豪言”应该向加沙投掷核弹。而财政部长则声称加沙人只有三种选择:一种是移民、离开这个地方;一种是在征服下生活、就是当顺民;第三种是去死!这是堂堂一国政府大员说出的话。

  所以,以色列这届政府上任后两个执政重点:一是不断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不断地挑战巴勒斯坦人的心理底线,在心理上实施压迫。新政府组建第3天,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就上了圣殿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叫尊贵圣地,就是那片土地是伊斯兰很高贵的地方,上面有阿克萨清真寺,它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也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据悉,按照巴以协议,犹太人是不能上圣殿山的。

  2000年9月28日,一个身穿黑色西装的男子在武装警察的护送下走上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他是以色列反对派政治家阿里埃勒·沙龙,当时正准备参加总理选举。

  沙龙的访问引发了巴勒斯坦人的愤怒和抗议,他们认为这是对宗教和政治权利的挑衅和侵犯。

  第二天,圣殿山附近发生了暴力冲突,导致数十人受伤或死亡。这就是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的导火线,也被称为阿克萨群众起义。

  但今天,以色列人上去就成了常态,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登上宗教圣地之后,还要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他们要到里边去祈祷——你可以想见此举对阿拉伯人构成的挑战?所以,哈马斯突袭行动代号叫“阿克萨洪水”,实际上就是对外宣称对他们亵渎阿克萨、冲击我们灵魂底线的一种反击!

  得道多助 失掉寡助

  据以色列时报2023年11月21日报道,大约1000艘船只将于11月22日在土耳其集结,然后于次日前往加沙地带,以打破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并干扰以色列的海上贸易。这些船只将搭载来自40个国家的4500人,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在以色列沿海国际水域,中断对以色列一星期甚至长达10天的货物供应。

  积极支持哈马斯的胡赛武装不仅持续远程攻击以色列,甚至还在海上扣留一搜以色列商船。美国CNN指责也门胡塞武装扣押船只违反国际法,胡塞运动政治局委员哈扎姆阿萨德转发该帖直接回怼道:国际法在西法医院被杀了,他的尸体碎片散落在西法医院,以色列在加沙杀害了这么多无辜平民,为什么CNN不出来指责?这时候说国际法了!

  目前,以色列的噩梦已经开始,战事不利、经济也遭受重创。据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报告称,受巴以冲突影响,很多外国投资者,放弃了在以色列和其他中东国家的投资。以色列今年第四季度经济规模预计将萎缩5%,还预测2023-2024年以色列政府财政赤字将占该国GDP的5.3%,而在冲突之前这个数字为2.3%,由此可见以色列当局的疯狂屠杀,毁掉的不止是巴勒斯坦人家园,同时还有以色列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而战争导致的经济和民生遭受影响,更让民众难以接受。所以,内塔尼亚胡当前在国内的支持率仅剩4%。

  当前,在国际舆论方面对以色列谴责一片,无差别轰炸加沙平民、无差别对加沙实施封锁、无差别对加沙民众集体惩罚的行为,已经触犯国际社会道德准则。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要求以色列停火,有的国际甚至与以色列断交。中方也公开谴责巴以冲突当事双方对平民和儿童的暴力行为,甚至就连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开始指责极端犹太主义。

  万般无奈之下,以色列不得不跟哈马斯妥协暂时停火。但在笔者看来,以色列只能以退为进,最后,跟哈马斯彻底停火。

  2023年11月20日,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率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访华,约旦、埃及、巴勒斯坦、印尼外长和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等参加访问。

  在笔者看来,如果要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巴以冲突,必须执行“两国方案”。巴以双方最终才能相安无事,实现长久和平。

  “巴以两国方案” 解决争端冲突的必选

  巴以两国方案 (Two-State Solution),最早出自1937年英国政府负责调查巴勒斯坦骚乱的皮尔委员会报告(Peel Commission Report),提出结束托管,将巴勒斯坦分为犹太和阿拉伯两个国家。现在国际社会常说的“两国方案”,是指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实际是阿拉伯和平倡议的重要内容。

  两国方案主张的“1967年边界”,已是巴方极大让步后的结果——他们想得到的,仅仅是历史家园的1/5。

  一战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瓦解,英国获得巴勒斯坦的托管权。此后,由于德国等欧洲国家出现排犹情绪,大量犹太移民涌入巴勒斯坦。当时的局势日益紧张,巴勒斯坦高涨的民族主义试图阻止犹太移民潮,双方因此爆发了冲突。伦敦试图寻找出路。1937年,英国政府负责调查巴勒斯坦骚乱的皮尔委员会报告(Peel Commission Report),首次提出“两国方案” (two-state solution), [3-4]提出结束托管,并建议将巴勒斯坦分为犹太和阿拉伯两个国家。但由于很快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成为英国不愿放弃的一块重要战略地区,因此“皮尔委员会”的建议未能得到实施。

  1947年,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移交给联合国。当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召开首次特别会议,讨论的内容是,将历史上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地区进行分割,建立一个犹太国家以及一个阿拉伯国家。时任伊拉克外长、阿拉伯国家联盟主席贾梅里在会上表示:“阿拉伯国家不能容忍这种分裂,这种对政治、经济独立性的威胁。”但最终,该决议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予以通过。六个月后,以色列正式建国,英国从巴勒斯坦撤走了最后一名士兵。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自此,中东战争数次打响。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两国方案”想法在联合国大会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差不多同一时期,巴勒斯坦人对这一方案的支持度也逐渐变高。

  1991年在马德里举行中东和平会议,1993年巴以首脑在挪威首次举行直接会面,之后在华盛顿签署《奥斯陆协议》,该协议被认为是实现巴以初步和平的重大突破。但两年后,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遭犹太极端分子刺杀,和平进程停滞。从1978年埃及与以色列达成的《戴维营协议》,到《奥斯陆协议》,再到1994年以色列和约旦签署的和平条约,都是实现巴勒斯坦人自决和总体上实现中东“和平”的必要步骤,但这些协议也都忽略了巴勒斯坦人民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及其基本权利。

  2003年4月,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正式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规定巴以应在2005年完成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与以色列毗邻的巴勒斯坦国。

  美国奥巴马政府所主张认为的,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巴两国共存是解决中东问题最佳、而且是唯一的途径。

  最近一次巴以和谈于2013年重启,但仍没有重大进展。今天,到了该重启和谈并践行“两国方案”的时候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