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之光 :加沙是怎么沦为露天监狱的?
导语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进行了一个半月,一万三千加沙人死于以军的狂轰滥炸,其中包括至少5500名儿童。加沙230万人口中,有一半是儿童。这意味着,每10分钟就有一名儿童被害。这种残酷的屠杀已引起全世界正义人民的愤慨,也有更多人开始关注加沙乃至整个巴勒斯坦75年来被以色列锡安主义【编者注:最初的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是一种犹太民族主义思潮,号召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锡安主义者已经不局限于西方犹太人,锡安主义也已经发展成民族主义、殖民运动、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混合产物。】[1]政权压迫、隔离的历史状况,从军事镇压、种族隔离,到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的对巴勒斯坦人的经济剥夺和控制。
因此,我们组织了线上观看、讨论美国纪录片导演阿比·马丁(Abby Martin)与两位巴勒斯坦裔摄影师合作的纪录片《加沙:为自由而战》。这部制作于2019年的纪录片以详实的资料呈现以色列政权如何通过封锁,剥夺加沙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尊严,比如对水、电、食物的限制,用当地人的话说,“我们看似活着,其实已经被活埋了。我们生活在露天监狱里”。而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屠戮,加沙,用当地人的话说,已变成“露天坟墓”。以军和非法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也展开各种袭击行动,打死打伤巴勒斯坦平民,导致很多人不敢出门,因为连去收获橄榄都有被害的危险。
这种对加沙和西岸人民的“集体惩罚”,是否如以色列官方和媒体宣称的,只是“反击恐怖分子”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附带后果?《加沙:为自由而战》通过大量影像资料和采访告诉观众:即使巴勒斯坦人民进行的是和平抗议(如2018年的“回归大游行”),以军也会残忍射杀、打伤大量平民,甚至肆无忌惮违反国际法,刻意射杀妇女、儿童、残疾人、记者和医护人员。
我们邀请到复旦大学的殷之光教授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下问题:以色列种族隔离政策的根源是什么?哈马斯是恐怖组织吗?联合国与国际法庭是否形同虚设?巴以问题的解决出路在哪里?
文字整理|侯泠 童话
纪录片《加沙:为自由而战》宣传图片
一
“建设好的白人国家”:种族隔离样板
殷之光
我为什么关心巴勒斯坦问题?我以前在迪拜工作时,有学生是巴勒斯坦人;现在做研究工作,有一些研究伙伴在巴勒斯坦。他们代表了两类巴勒斯坦人,我在中东时遇到的那些巴勒斯坦人是流亡海外的,但他们至少有相对安定的生活;在加沙地区工作的国际组织的人也好,在加沙生活的研究者也好,我每次跟他们开线上会议,他们都会提前说,我们很可能随时会掉线,因为时不时会断电。你去看日常生活中以色列到底是怎么治理这块地方的,就能看出它到底是不是帝国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它完全把巴勒斯坦当做一个监狱来控制,不,它其实就是个露天监狱。以色列所有的做法是今天所有军国主义国家、右翼国家要效仿的方式,它的做法实际上也效仿了19世纪末英国在南非殖民布尔人的模式,效仿了纳粹管理犹太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