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兆梓 等:谁是主流,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

2023-12-31 726 0
作者: 兆梓 德亚 玉辉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谁是主流,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

——高校经济学教学本末倒置现象亟待改变

  【内容摘要】国内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存在本末倒置现象,如何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主导地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未形成明确思路;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课程设置中,政治经济学至今缺位。两相叠加,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情况没有改变;高校经济学科存在“自我复制的人才陷阱”。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以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方向为突破口,纠正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个二级学科并重的现行规定,明确理论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以此为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二是要以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工程为契机,调整经济类本科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政治经济学课时份量,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系统性;三是采取引导和激励措施,尽快解决政治经济学师资短缺和教学质量较低问题。

  一、高校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现状尚未改变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时隔八年,2023年7月2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进一步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但是,在此八年中,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进展迟缓,特别在人才培养方面尚未出现明显改观。一方面,经济学科人才培养存在本末倒置现象,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高校经济学科中的主导地位至今并未形成明确思路;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课程设置中,政治经济学至今仍然缺位。两相叠加,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情况并未有根本性改变。这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业已形成、并将继续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长此以往,我们担心,高校经济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主阵地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将难以恢复。

  高校经济学科的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本末倒置。每年毕业生中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比例极小,无法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的经济学科讲授两种范式的经济学,即新古典主义主导的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种经济学在基本原理和方法上根本不同,新古典经济学信奉个体主义方法论,以理性个人主义为前提性假设,运用“一般均衡”模型证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坚持私有制市场经济天然合理的教条,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对立。青年学生一旦接受新古典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教条,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就会产生“天然”的怀疑和拒斥,在这种理论前提下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充其量也只能触及皮毛,而不可能领悟真谛。因此,高校培养的经济学人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用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这部分人有较强理论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如能有更多接触实际将会有较好发展潜力,但这类人数量太少,估计占比不足一成。另一种是接受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用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西方经济学人才。即使剔除一部分游离于两种经济范式之间的人,这一类学生也占每年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大多数。两种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比例存在极大差距。目前,多数学校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招生困难,报考人数不足,很大一部分招生指标只能依靠报考其他专业的“调剂生”完成,生源质量堪忧。这意味着,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本末倒置的状况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