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从“纪念”活动的本质谈对毛主席的纪念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每年都举行多种内容形式的纪念活动,也在各种媒体、网络发表过多种纪念文章、讲话。笔者也参加过多次活动,写过大量纪念文章。但笔者通过观察,形式主义的活动和文章太多了,包括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活动和纪念文章。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纪念活动和纪念文章的“纪念”二字实质认识不清。因此笔者从“纪念”活动的本质谈谈究竟如何“纪念毛主席”?
一、“纪念”活动的本质和要素
任何纪念活动和纪念文章大都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一是纪念客体。这个客体可以是人、思想或事件。事件可以是正面事件,也可以是负面事件。如纪念“九一八”、“七七”事变。二是纪念主体即一定的社会群体如政党、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等等。纪念主体与纪念客体之间也有两层关系;一是认识关系及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认识,如纪念一个人及其思想,就要基本了解准确客观认识这个人的基本经历、思想及其贡献。纪念一个事件就要了解和认识这个事件爆发的主客观原因、过程、性质及历史作用等。二是价值关系。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程度,用通俗话讲就是有什么“用”,有什么“现实意义”。意义就是价值。就是说这个人、思想及事件对与当代正在进行具体活动的社会群体或个人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纪念主体与纪念客体的认识与价值关系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认识关系是价值关系的前提、基础。不能正确、深刻、全面把握对纪念客体的认识,如错误认识、片面认识、肤浅认识,也就不能真正挖掘出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即真正的“作用”和“意义”,纪念活动也就失去它本身的作用和意义。但如果只有主体对客体的正确、深刻、全面认识,如果不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一步进行逻辑推理,也就不能真正揭示纪念客体对纪念主体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说,揭示出来的“价值”、“作用”、“意义”与对纪念客体的客观认识缺乏内在的逻辑的必然联系。这也失去了“纪念”的作用和意义。
举一例说明。2017年是伟大的十月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于同年9月26日召开纪念十月革命理论研讨会。宣传部长刘奇葆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既然是纪念“十月革命”这个客体,那就一定完整、准确、深刻讲明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历史意义等。笔者读完刘部长的讲话,就感到既有正确也有不足的方面,正确方面有五点即:一是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二是高度概括了十月革命道路的伟大历史意义。三是高度评价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实质及其历史意义。四是高度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功绩。五是高度评价十月革命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但也有三点不足和缺陷。即一是只字没有谈到列宁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批判及其对十月革命的影响。二是只字没有谈到列宁关于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立之后仍然存在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的论述。三是只字不提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杰出的成果——毛泽东思想。由于对“十月革命”这个客体的正确认识推论出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继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继续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等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谈到列宁对修正主义的批判也就无法揭示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也要继续批判修正主义的历史任务、意义和价值来。没有谈到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仍然存在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就无法引申出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把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历史任务提到极其重要地位上来。没有谈到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作用,就无法真正认识、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执行贯彻毛泽东思想的自觉主动性。刘部长讲话对十月革命的解读只是对“革命”停留在“夺取政权”这个意义上,而没有解读出紧接而来的“巩固政权”也是一场革命。所以也就没有解读出“十月革命”对于当今的纪念主体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巩固政权的价值、意义来。显然,这样对纪念客体的认识的不完全性导致其对价值意义的不完全性。也就没有完全达到纪念活动的作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