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欧盟美国图穷匕现,TikTok危机极有可能演变成“新孟晚舟事件”
我们聊了中国新能源汽车2月份在欧洲市场开始发起新一轮的全球化攻势,比亚迪正在用巨型货轮把数以千计的新车运到德国和匈牙利,德国媒体甚至说,这是一个中国汽车时代的开始。不过,相比之下,还是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的眼睛最毒,他在1月份的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上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中国的汽车企业现在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公司,预计很可能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取得成功。如果不建立贸易壁垒,这几乎会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这段话里的重点,一个是“最具竞争力”,另一个就是“建立贸易壁垒”。
结果,都让马斯克说着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3月5号的一份文件中说,从3月7号开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进入欧洲市场,必须在欧盟海关当局注册,这意味着在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调查结束前,进口的车辆可能会被征收反补贴关税,这应该被视为欧盟阻止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一种手段,欧盟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的数量太过“巨大”了,在去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间,进口量就增加了11%。冯德莱恩的文件称,如果欧盟迟迟不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更多)关税,则欧洲本土制造商将遭受销售减少和生产水平下降的困境。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鼓吹自己是自由贸易、市场经济,但现在从美国到欧洲,这些国家研究的都是如何对中国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设置贸易壁垒,搞贸易保护,这真是事实教育人。
不过,可以预见,欧盟此举肯定将进一步激化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中国方面已经对新能源汽车有可能在欧洲被征收惩罚性关税作出愤怒反应,欧盟中国商会通过声明说了:“我们殷切希望欧方切实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中国企业营造公平、公正、无歧视的营商环境”。
然而,据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导,在欧盟从去年9月启动相关调查之后,英国也考虑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进行调查,也想找个理由给中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欧洲和英国拿出来的另一个理由也特别可笑,说是因为中国人自己产能过剩和消费力不足,才把自己生产的更多的新能源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热泵和电解装置出口到欧洲的。
根据3月4号公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比2022年下降了27%,降到2910亿欧元——但还是有近3000亿的逆差,完全证明了中国出口商品的强大竞争力,欧盟统计局还发现,电信产品是欧盟去年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但是,中国汽车进口的增长幅度却最大,与2022年相比飙升了36.7%。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