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2024:中国经济决定性的一年

2024-03-19 849 0
作者: 孙立平 来源: 老孙荐读

  收缩期:对于目前的经济情况我使用这样一个模糊表达法

  疫情结束之后,对于当前的经济,人们脑子里有很多问号:为什么经济反弹不如预期?目前的状况会持续多长时间?为什么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有的收效甚微?

  对于当前的经济情况,人们用不同的说法加以概括。为了方便讨论,我使用一个模糊表达法,将其称之为经济收缩期。这个经济收缩期,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加以理解。重要的是,这个概念可以概括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能够模模糊糊、隐隐约约感受到的那些东西。

  2017年年底,我第一次使用收缩期的概念,当时主要是从人口的意义上使用的。2018年,我提出,在经济收缩期,我们需要有一种收缩型思维。这里讲的收缩,已经不是人口意义上的收缩,而是经济意义上的收缩。2022年,我提出,我们也许要经历一个并非短暂的经济收缩期。

  收缩期这个概念,可以包括多重含义。第一,经济增长在低位徘徊;第二,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第三,经济的活跃程度降低:第四,社会预期变差,表现为信心不足;第五,最麻烦的问题是存在一种下降螺旋的压力。

  面对经济收缩期,最重要的是三件事:第一,保增长,使经济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第二,化风险,特别是房地产和地方债方面;第三,促转型,即促进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为迎接下一个增长阶段做好准备。

  和平红利结束时代的国际环境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改开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两大段。第一大段,中国的GDP在改开前是1977年是3250亿元,上个世纪末达到将近10万亿。本世纪,从将近10万亿起步,2022年超过120万亿。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段主要是靠改革,第二段主要是靠开放。

  加入WTO之后的开放与上个世纪的开放不同。上个世纪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包括技术、资金和管理等。加入WTO之后的开放,则是将中国纳入国际秩序,融入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以世界市场为依托的巨大产能,中国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正因为如此,我们说中国是全球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

  现在的情况在发生重要变化。在过去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的三个问题:第一,我们现在面临的国际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我试图用大拆解的概念来加以概括和分析)?第二,产业链的转移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如果有,这个临界点到没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会不会受到挑战?第三,中美关系有缓和的可能吗?

  此外,欧洲未来的走向特别值得注意。如果特朗普上台,对乌克兰的支持减少,欧洲就会被逼到了一条窄路上,欧洲需要独自面对俄乌战争的问题。马克龙最近关于参战的话,我们不要不当回事。这样一来,欧洲会对与之有关的问题更加敏感。这个因素将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欧关系的发展。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