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琳:为什么说高校的学术腐败都与名利有关?
近期,我国舆论场上最受公众关注的民生话题,非医疗反对腐败莫属;监管部门连续多次表达对医疗反腐的决心,国内反腐风暴再次升级,今年已有200多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处。而作为学术腐败的重灾区的高等院校,其腐败现象越来越多,表现形形色色,是时候深入开展高校反腐斗争了。广大高校师生认为,神圣的教育事业不容玷污,不严惩无德“恶师”,必将寒了良师的心。有关专家指出,高等院校的学术腐败都与名利有关。
最近,我国教育部印发《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典型案件时有发生,仍需要加大打击的力度和深度,才能彻底查处高校违纪违法腐败,更能起到釜底抽薪的反腐效果,彰显我国治理高校腐败的态度和决心。在高校案件中,较为典型的有:
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都本伟涉嫌受贿,且大搞权色钱色交易,致使国家遭受重大财产损失。辽宁省纪委监委对都本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他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违规收受礼金,大搞权色钱色交易等;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沈阳市人民检察院不久前依法对都本伟作出了逮捕决定。
陕西西安理工大学原校长、原党委副书记李孝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陕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校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干部被立案调查,李孝廉已经是第二名因违纪问题受到调查或处理的校长。2015年3月,陕西省纪委对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丁涉嫌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并对他进行撤职处理。
广东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原主任夏纪梅伙同原党支部书记王哲等人,在申报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本科)时, 大肆造假,骗取名利;此事被该校翻译专家郭颐顿实名公开揭露,轰动中外。夏纪梅因此得了“夏骗骗”的外号,目前这一外号已成为学术造假者的代名词,很有特殊含义。此案至今还没处理,在社会上影响极坏。
上述腐败丑闻都与名利地位有关。“一切向钱看”的风气之下,目前校园散发着一股腐败的铜臭味,而不是浓厚的学术气息;不仅误人子弟,而且误国误民。更可悲的是,很多号称为人师表的校长、书记、教授不仅沦为学界骗子,以抄袭成名,而且勾搭女学生,到处捞黑金,既风流又下流,出尽洋相。
要做一个遵纪守法之人,要远离腐败,要打败贪腐,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始终坚持以知足之心对待名利、以不知足之心对待工作,看淡名利得失、不为名利所累,看淡物欲追逐、不为物欲所惑。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敲醒警钟,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做到心地清净、手脚干净、永葆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