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清明时节访银川松鹤陵园有感!
冰雪山坳,银装素裹。峡谷碍口的险关要塞,志愿军一个连的指战员横卧险关之上,他们大都保持着射击的姿势,有的帽沿上挂着长长的冰柱,有的怒目圆睁,注视着前边的碍口要道。远远看去,像待命出征的英雄队列。但是,我们不能忍视的事实是,这一个连的英雄们已经长眠在此,他们化作了不朽的雕像。
这组冰雕记述的正是大家都熟悉的英雄故事,那就是在长津湖聚歼美军一师的作战中,那个著名的壮烈牺牲的冰雕连。
迄今为止,这是国内唯一一座用大型石刻组雕形式来记述冰雕连那悲壮一幕的雕塑艺术。每天,都有数千名参观者,听着讲解员对故事的叙述,看着眼前这极其撼动人心的场面,人们不禁都流下了泪水。这是一座真正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艺术作品,它成为银川,不,整个宁夏,人民群众崇尚革命的英雄文化的一张名片。
正是龙年清明,我受展示冰雕连大型艺术作品的银川松鹤陵园董事长吴志明的邀请,前来参观访松鹤陵园并祭奠英烈。
可以说,如果就陵园规模来说,在整个中国都是可以数得着的。其规模、其艺术设计,其庄严肃穆的氛围,都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个叩访者的心灵。
在银川,这是一座红色主题纪念园,包括《永远的冰雕连》等系列雕塑群,营造着一种肃穆的氛围。在红色主题纪念园入口处,是一座标志性雕塑——巨型“红军帽”,上面缀着一颗耀眼的红五星,雕塑底座写着,“我家有顶红军帽,长征精神代代传”。由宁夏仍健在老红军马章锁老人题写。这顶红军帽寄托着老一代英烈的信仰和理想,置于入口处,别具象征意义。红军英雄们从井冈山走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到达陕甘宁,老一辈的红军们走过了的长征路,新时代的奋斗者也要继续走好新的长征路。
入园便是红色教育主题雕塑园,其入口牌坊写着,“为祖国奉献、为人民奉献”。园区内青草如茵,冰雕连等雕像群记载诸多英雄们悲壮的故事。可以说,每件作品不仅故事内容催人泪下,而且艺术上堪称精品。细节处理得也是特别考究,战士目光坚定,就连帽子上面的雪花都是那么自然逼真。
系列雕像中,一个红军斜躺山坡的场景,几乎让所有参观者流下眼泪。有的甚至泣不成声。这座雕塑,再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党政领导干部讲的《军需处长的故事》。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述过这个军需处长的故事: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了,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并且要追究这个军需处长的责任。红军队伍里的同志不得不含泪告诉指挥员,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觉悟看似无形,关键时就会显现出强大力量。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