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历史经验值得注意:俄欧冲突,欧洲从来没有赢过


  

  乌克兰一开始就被美国当做拖欧洲下水的工具,美国希望重复前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舍命救美国的故事。昨天张伯伦警告欧洲不要信任美国,欧洲不听,后来丘吉尔在战后因没听张伯仑的话肠子都悔青了。现在今天——实际从2014年的明斯克会议始——整个欧洲上层集体觉悟并反抗,认识到这是欧洲“最后的斗争”。2023年4月1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打电话给正在伊拉克访问的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并明确告诉他,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只是一个名词概念,北约并没有制定行动计划,北约目前也不准备这么做。今天美国拖欧洲下水的目的已图穷匕见,欧洲也是不再掩饰。

  

  欧美之间的矛盾不仅始终存在而且相当深刻,引发欧洲内斗是英国继而美国控制欧洲的传统套路,欧洲人对此已有惨痛的教训。为此,2015年2月15日,在明斯克会议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抛开美国和英国直接与普京讨论并决定乌克兰前途,特别是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顾美国的反对于5月10日到访俄罗斯,到无名烈士墓献花后到克里姆林宫同普京会谈。这让美、英两国十分尴尬。

  对西方人内部矛盾论述最深刻的是以俄国人,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欧洲就有人提出“欧洲共和国联邦”——这比丘吉尔提的“欧洲合众国”早三十多年——口号,列宁明确指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立欧洲联邦,就等于缔结瓜分殖民地的协定。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实力以外,不可能有另一种瓜分基础,另一种瓜分原则。亿万富翁无论同什么人瓜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都不能有别的分法,只能“按资本”比例(而且还要附加一点,最大的资本要得到比它所应得的更多)。资本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鼓吹在这种基础上“公平”分配收入,便是蒲鲁东主义,便是市侩和庸人的痴想。只能“按实力”大小来瓜分。而实力是随着经济发展进程而变化的。

  当然,资本家间和各个强国间缔结暂时协议是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欧洲联邦,作为欧洲资本家相互之间的协议也是可能的……但这是什么协议呢?这只能是怎样共同镇压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共同保卫已经抢得的殖民地,反对日本和美国,因为日本和美国在现今的殖民地分配情形下是极委屈的,它们的实力在最近半个世纪来加强的速度要比落后的、君主制的、开始老朽的欧洲快得无可估量。整个欧洲,与美国比较起来,可以说在经济上是停滞不前的。在现代经济基础上,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欧洲联邦就等于组织反动势力去阻碍美国较迅速的发展。民主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仅仅同欧洲相关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