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历史谣言|专访张素华:“毛主席万岁”的口号是怎么来的?
【核心提要】《党的文献》2010年第5期发表《“毛主席万岁”口号的由来——访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张素华》一文,用文献档案澄清了1950年《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中“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并非毛泽东自己所加的事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该文还查证,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边区劳动英雄大会,吴满有等劳动英雄在给毛泽东的献词中最早喊出了“毛主席万岁”的口号。
“毛主席万岁”的口号是怎么来的?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张素华采访记录
记者: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1950年的《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中的“毛主席万岁”,是毛泽东自己加上的。很多读者对此难辨真假。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您能否介绍一下,与此相关的历史文献里到底是怎么说的?
张素华:我认为,把这件事情搞清楚是很有必要的。过去我也多次见到这样的说法,有人甚至还由此得出结论说:“‘毛主席万岁!’这个几亿人呼喊了几十年的口号竟然是毛泽东自己要别人喊的。”
澄清这个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档案说话。我查到了1950年《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原始档案。这份档案至今保存完好,十六开,共5页,全文竖写,字迹十分清晰。从这份档案可以看出,《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初稿是胡乔木的笔迹,说明是胡乔木起草的。胡乔木起草的初稿拟出“五一口号”共35条。最后两条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毛主席万岁!”
胡乔木起草后,将初稿送刘少奇审阅。刘少奇对其中的第9条、13条、16条、17条、19条、22条、25条、29条、31条、32条、33条、35条作了具体修改,并删去第34条“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这里单说第33条、第35条的修改情况。刘少奇将第33条“中国共产党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胜利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万岁!”;将第35条“毛主席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刘少奇修改后,于4月18日将修改稿报送毛泽东,在这份档案第1页的右侧写道:“毛主席:此件请审阅。如可用,请交尚昆印发政治局各同志。
记者:那么毛泽东审阅这份文件的时候有过什么修改吗?
张素华:有。看过刘少奇送审的“五一口号”修改稿,毛泽东4月21日对其中的三条作了修改。一是将第14条中的“坚决贯彻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经济政策”,改为“坚决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二是将第19条中的“不动富农财产”改为“不动富农的土地财产”;三是将第24条“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努力协助全国解放事业的完成”,改为“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准备一切可能条件,配合人民解放军的适时进军,解放自己,完成统一”。其他地方没有改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