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极“左”产生的环境,以及隐藏在反极“左”口号背后的阴险

2023-12-22 3445 7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北航老胡之闲话

  在对电影《我本是高山》的批评中,某些反批评的人士提出一个他们的新观点:根据他们的说法,对这个电影的批评是一种极“左”的表现。于是有些人就跟随着喊起了反极“左”的口号。

  当然,如果是真的极“左”,即带引号的“左”,当然是要反对的,是应该受到批判的。但是如果不做具体的分析,只是看到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一样,便给别人扣上极“左”的帽子,这样的做法显然并不妥当。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确实出现几次犯了极“左”错误,或者说犯过一些“左”倾的错误。但如果要考察为什么党在这些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错误,那确实是需要进行认真分析的。在党的历史上,当我们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时候,一般不太可能犯下“左”倾的错误。因为这个时候要维护两党的团结,要形成一个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而“左”的错误则有可能违背这种团结气氛。在照顾到两党团结的氛围时,一般是有可能犯下右倾错误的。即在这种情况下,党内有可能有人为了维护两党的团结合作,而对国民党方面恣意破坏团结,故意打击共产党人,有意识地要清理共产党,从而不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不敢进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共产党内的同志却依然以所谓维护团结为由,不敢对国民党的错误做法进行批评、反对和回击。这个时候,是比较容易犯下右倾错误的,而犯下“左”倾错误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在与国民党分裂之后,特别是党开展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之后,由于斗争环境的残酷,由于国民党派遣不少特务和共产党内投敌的叛徒打入革命队伍,对革命形成巨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党内就有可能犯下“左”倾的错误。这类错误的表现就是会脱离实际,扩大革命打击的目标或者对象,实行拒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合作方针,从而形成了“左”倾的“关门主义”。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不少真正忠诚于革命的好同志,也被当作反对革命的破坏分子,从而被错误关押,甚至在这种极“左”的氛围中被杀害了。这类“左”倾的错误,确实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后,国际上兴起了一股反苏反共的逆流。国内有些敌对分子也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反共、反社会主义,特别是反对党的领导的嚣张逆流。在这个时候,党正确地发起了反右派的斗争。今天看起来,当年的反右派斗争完全是非常必要的,基本的方向也是正确的。然而在反右派斗争的后期,出现了将右派分子的划分范围扩大化的问题,很多并没有明显错误的人士被扣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而且他们也受到了相当一些不公正的对待。这种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就表现出一种“左”倾的错误。当反右成为一种潮流或者时尚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犯下“左”倾错误。反右扩大化就是这一类的错误。到了八十年代前后,在重新评价反右派斗争时,有人故意否定当初反右派斗争本身的必要性,而把当年扩大化的错误直接上升到从根本上否定反右派斗争正当性上。这或许就是当年犯过的“左”的错误,后来却被某些人利用来进行“非毛化”的右倾问题。反右扩大化的“左”是错误的,用对扩大化的指责导致全面否定反右派斗争则是右的错误。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中国现在哪有什么极左,立场极端反动右倾的人,看什么都是极左。就是历史上的极左,剥去其所谓的左的外衣,里面包裹的还是极右
0条回复
老调重弹,左右逢源。高,实在是高!
0条回复
阶级立场决定脑瓜子嘴皮子,马克思主义涵养决定左右的定向和站位。时下的所谓“反左”,是扼杀捍卫、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搅屎棍。
0条回复
收到《乌有之乡》2024年挂历,开始认为有点贵,收到后打开一看,足足有毛主席不同时期的十二幅照片,且是铜钱纸,厚实光滑,色彩鲜艳,很好,很实惠,很满意!
0条回复
攻击马克思主义者和坚持毛泽东思想路线者为“极左”的政治流氓,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右还右。
0条回复
所以现在那些打着所谓反极左旗号的人本身就是极左。
0条回复
G层一旦显露偏左偏右的苗头,民间第一线的有识之士便会勇往直前。战术之胜往往谋其极左,战略之胜往往试机其右。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