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起:在党中央毛主席进京赶考住涿纪念址的思考

2024-06-08 1349 0
作者: 刘振起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党中央毛主席进京驻涿纪念馆外景】

  实地到毛主席战斗工作过的地方走走,是我从年轻时就一直有的想法。退休以后,在研究写作《毛泽东精神》专著中,我的这种想法愈发变的炽烈,而且也由一般走走发悟到了沐浴毛泽东精神洗礼的自我意识定位。为此,我专门去了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去了毛主席战斗工作过的西柏坡、延安、古田等地方。还有诸多的未到之处,也还一直在盘算着安排时间。不无巧合,闫树军同志盛情邀我并组织安排包明、刘建丽等几名同志,于5月24日一起到涿州的“党中央毛主席进京赶考住涿纪念址”考察研学,于是不胜欣喜而前往。

  是日早晨,我们十数人在京分散出发,抵达涿州后,在涿州市文旅局局长郭学庆、退休局长王法文和涿州市博物馆退休馆长杨卫东等人员的陪同下,先参观了涿州市博物馆,后一起前往涿州市三义小学院内“党中央毛主席进京赶考住涿纪念址”研学。

2.jpg

  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纪念址是一排10数间坐北朝南的平房,进展览大厅,迎面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苍山长城图,以毛主席为首的五大书记,以坚定的神态注视着前方,上方中央位置是“毛体”风格的行书 “‘赶考’精神、永放光芒” 八个大字,在电子灯光投射下熠熠生辉。我驻足,扫视全图,端详毛主席及其他书记,住睛上方的“八个”大字,似乎明白了纪念址要突出表达的核心主题——“赶考精神”的意义。

  无疑,在“党中央毛主席进京赶考住涿纪念址”,突出“赶考精神”这个主题,是抓住了纪念址的地理和精神这两个要义,极具历史和现实意义。

3.jpg

  【党中央毛主席进京赶考路线图(制图/展茂光)】

  从地理意义上说,毛主席以伟大的气魄和远见卓识发出进京赶考的号召后,带领中央机关和四大书记是从涿州进京的。换句话说,涿州是毛主席由农村根据地领导全国革命的最后一站,从涿州出发,毛主席就从此迁移到了城市执政领导全国建设。简单说,涿州这一站,即是一个旧阶段的结束,又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启,不得不说,这正是涿州独有的一份荣光。

4.jpg

  75年前,1949年3月23日,凌晨三四点钟,毛主席批阅处理完最后一波文件后开始上床休息,于下午2时30分左右,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1949年9月27日,北平改为北京)。当时,从西柏坡到灵寿,再到唐县都是土路,前导车不能开太快,车辆之间也不能隔得太近,以免扬起的灰尘使后面的车辆看不清道路。所以,该日傍晚,毛主席的车队只能抵达唐县淑闾村留宿。在淑闾村,毛主席住在烈士李登魁家,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了解村中的土改情况,后半夜伏在用门板支起的床上,燃起一盏小油灯,伴着他赶写完到保定后需要发出的文件,一直工作到天亮。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