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未来中美是“势不两立”,还是“势成两立”?


  当今中国已经令美国寝食不安、如坐针毡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还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到那时美国对中国还可堪忍受、可能承受吗?

  现在,美国方面摆出架势是要同中国势不两立,一定要分出一个输赢高低不可,而中国则坚持认定,中美两国完全能够两雄并立,不但两雄并立,而且还能携手并肩、合作双赢。那么,未来的实际到底如何呢?

  目前可以肯定的趋势,大概有如下几点:

  其一,中国将越来越强大

  尽管中国内外都有一些人起劲地唱衰中国,殷切期望中国即刻崩溃,但中国注定还将发展进步,任何遏制与打压都无济于事。甚至可以说,越是遏制打压得厉害,中国发展进步与战略自主的成绩就越大。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实践成果,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美西方集团一度寄予厚望的内应与内变也不堪大用,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除了可以给中国制造一些麻烦外,并不能让中国伤筋动骨,更无法扳倒中国。因此,展望未来,中国必定要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当前与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这是无法逆转的历史大势。

  但是,在霸权的思维逻辑与价值观念之下,这样的历史与战略大势绝非福音,相反却是严重的威胁。中国越强大,“中国威胁”越严重,这是霸权集团坚定不移的战略判断。这样的判断既不会因为来自中国方面的经济实惠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中国方面的坦诚表白而动摇。任何了解一点西方世界战略哲学思维的人都知道,他们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意图,从来都只盯着别人的实力,实力大小决定威胁高低。过去是如此,现在还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其二,中国将越来越不听话

  笔者多次说过,对霸权而言,不能领导中国,就不能领导世界(参阅笔者2019年文章《当代中国对美斗争的特点与意义》),这已经成了霸权统治世界的第一要义。所谓中国是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其本质与核心就在这里。为此,霸权集团从来都把影响、规范和约束中国的内外政策当做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加以对待。也就是说,在霸权看来,举凡中国的内外政策,霸权都要插手,都必须插手,都必须使之符合霸权的意愿,满足霸权的需要。否则就要野蛮干涉,进一步还要施加严厉制裁,以便让中国在压力下屈服。中美关系越密切越是这样,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但是,随着中国日益发展壮大,中国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过去很多时候还都能照顾美国的情绪和感受,经常采取各种办法对美“安抚”,让美国“消消气”,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美国的要求,现如今这样的事情却越来越少了。随着中国羽翼渐丰,这样一种“不听话”的倾向将越来越严重,这将使霸权变得十分焦躁、愤懑,将使霸权处于空前的紧张状态。他们既害怕中国在高科技上的进步,也害怕中国制造业的增长;既害怕人民币走向世界,也害怕中国航母走进大洋。他们当然要极力要求中国必须按照霸权集团的旨意,做“负责任的大国”,遵守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这样的要求却越来越无力,也越来越失灵失效了。

  其三,美国霸权将越来越衰落

  未来的美国还将继续发展,基于过去既有的基础和创新能力,美国还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增强自身的实力,但霸权总体上的衰落则难以避免,这是无可挽回的战略大势。从全球战略大势上看,总体上“东升西降”的趋势还在发展,不管美国自身如何做强,也都抵不上世界各国的新发展新进步所产生的战略增量,因此霸权总体战略实力相对衰落是历史的必然。现在,这个帝国的政治水平每况愈下,其内外政策低劣下贱,越来越失道于天下;经济上其寄生病已经癌化,特别是不断飙升的国债正在把美国拖进危机的深渊而难以自拔,未来必将如野马脱缰一般把霸权帝国带下悬崖;科技上新兴国家后来居上,正日益全面地追赶上来,霸权的优势地位已变得捉襟见肘、每况愈下;......凡此种种,都表明霸权战略实力相对衰落不济的事实。所谓“不济”,就是其实力越来越难以支撑其控制世界的诉求了,就像一个八十多岁的老色鬼一般,虽然还强烈地想要把花花世界占为己有,但越来越力不从心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霸权控制世界的能力与水平每况愈下,这样的现实也突出表现在中美关系上。现在,霸权正气势汹汹地打压和制裁中国,表现得很疯狂,未来一个时期可能还要更疯狂,但这样的疯狂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挣扎。实际上他们控制中国的杠杆与工具箱越用越少,最后必将归零。

  在这种情况下,霸权究竟能否接纳中国,进一步说,能够接纳一个怎样的中国呢?

  按照霸权本意,他们根本不可能愿意接纳一个在战略上同美国“两雄并立”或者“势成两立”的另一极,除非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迫不得已

  前苏联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在战争中崛起,塑造出可以同美国霸权分庭抗礼的另一个世界体系,迫使美国不得不遵从或者认同这样一种两极并立的现实,并在适应这一现实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型别样的大国关系特殊模式,即著名的冷战模式;

  二是分出等级

  美国不可能接受一个同霸权平分秋色、分庭抗礼同级别的战略大国或者另一个世界体系,但也许可以接受低一等或者次一级的二流角色,在既有的两雄之间也分出高低贵贱、上下尊卑。为此,他们的御用学者们会同中国的同行们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的探讨研究,迄今为止已先后提出“宋辽模式”、“吴越同舟模式”等几种关系类型。他们设想今后美国与中国,可以仿照历史上大宋与辽的关系、春秋时吴越之间的关系来构建彼此之间的关系,让中国做新时代的大宋,去签订再版的《澶渊之盟》,或者让中国做一个新时代的勾践,去践行新质的“韬光养晦”等等,展现出了美国霸权可以包容与接纳中国的战略尺度与基本框架。展望未来,预计他们还将深入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并且还将动员组织更多中国的“专家”“学者”们参与其中。

  尽管如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霸权的朝野上下都一概不认可中国所提出与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不能不说的是,在中美之间构建大国平等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兴大国关系”,为了这个目标,多年来中国方面已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所有这些努力,总体上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迥然不同于以前。此前中国高举反帝反霸的大旗,面向全球打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的大旗,并在世界范围内付诸强有力的具体实践,着实让美国霸权遭遇多次倒大霉的厄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挖空心思地去同美国搞好关系,即便明知美国正在中国策动“颜色革命”图谋颠覆中国也是这样。进入新时代之后,美国发动对华“战略竞争”,把中国定位成头号战略对手。即便如此,中国依然还是竭尽全力去同美国搞好关系,对此全世界都看得十分清楚明白。

  上述种种事实表明,当代中国的战略企图十分明显,那就是中国并不想颠覆霸权或者打败美国,而是要在现有国际秩序与全球格局的基础上,通过战略改良实现同霸权美国的两立、并存和共赢。因此中国方面多次申明,“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纳中美两国”、“地球(或世界)足够大,足以容纳中美两国”,展现出要同美国并驾齐驱、携手并肩、同舟共济的强烈愿望。

  对于中国方面如此公开、坦诚的诉求及远景,霸权美国不是不清楚、不明白,而是对此不能接受、不能允许,也不能容纳,这里面没有任何误解、误判可言。基于霸权的逻辑,太平洋真的足够大,但在战略上只能是美国一家独享,不许任何他人染指;地球或世界确实足够大,但在战略上也绝不允许给中国切出去一块,共用也不行,更决不允许任何人僭越。笔者多次说过,任何霸权都一概不能容忍别人在战略实力上的超越,过去不能,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美国霸权更是这样,而且为此无所不用其极。

  由此得出的结论,那就是未来一个时期内,中美两国爆发大规模冲突与战争的危险必将持续加大加重。这绝非危言耸听,对此中国必须做好万全的谋划。

      【文/张志坤,大学教师,红歌会网专栏学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