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 时代之变:比军事战更惊心动魄的现代战争


  

  一些人对战争的形态和规律,印象还停留在二战之前的状态,还是以军事战争为主。其实从冷战开始,战争的形态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人潜意识并不认为冷战也是战争,但一个我们无法忽视的基本事实是,热战没有让苏联消失,而冷战却让苏联消失了。热战无法让苏联失败,而冷战让苏联不战自败。

  冷战和热战,哪个手段更厉害?更值得我们重视?

  二战之后,战争并没有离开,只是升级了。冷战更像是立体战,美国开始把舆论、经济和金融等手段武器化,通过有形战争结合无形战争的方式,针对目标国家进行综合性的打击。

  冷战所有手段中,最厉害的是什么?是思想战、舆论战、认知战。通过学术、教育、媒体、出版、文艺的渗透,控制一个国家的大脑,改造一个国家的魂魄,这是最为致命的。偏偏苏联就在这方面不设防,后来还故意门洞大开,再后来苏联就倒在这上面。它在临倒下之前,军事实力都很强大,但是救不了自己,连保卫国家的能力都没有。思想战、舆论战、认知战打输了,国境线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对手已经绕过传统的国境线,进入到内部,威胁到心脏和大脑。

  其次才是金融战,金融战也是在思想战、舆论战、认知战取得成功之后,才能有效实施。因为要想金融战能成功,就必须创造一个基本条件:通过金融自由化,放开货币自由兑换。怎么实现这一点呢?那就是用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给目标国家上上下下洗脑,让大家相信自由市场经济才是最好的,自由市场经济最有杀伤力的就是经济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只要你敢用,它就会百发百中。

  自由市场经济就是要让一个国家主动撤掉经济和金融的所有防线,最受益的自然是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历史上,搞金融自由化的国家,都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之间简直成了充分必要条件。只要具备金融自由化的环境,金融危机是可以通过美元的潮汐,有计划地制造出来的。当美国在诱导一个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的政策时,它已经计划好了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比如,第二步就是降息,释放流动性,炒高目标国家的资产。第三步就是加息,收缩流动性,刺破目标国的资产泡沫。第四步,就是用地板价收购目标国的资产。这几个步骤操作结束,一个国家几十年的辛苦,就给华尔街的资本做了嫁衣裳。

  金融战是美国新殖民统治秩序中的撒手锏,这个手段比英国当世界霸主的旧殖民主义时代的那些掠夺手段,更隐蔽,更高效,成本也更低。

  金融战之所以排在第二位,居于其他战争形式之前,是因为它对几乎所有国家来说,不仅具有致命的威胁,而且还是一种广泛的存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有点体量的,没有被美国的金融战进行系统性全面收割的国家不多了。

  我们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放开资本项目的货币自由兑换。

  再其次,才是其他战争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战、科技战、贸易战、生物战。这几个排名不分先后,针对不同的国家,美国会优先或组合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中美的博弈当中,军事战的地位是相对(不是绝对)下降的,虽然大家关注最多、讨论也最多的,就是军事战,但对我们来说,最容易防范的也是军事战。因为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要比产能,现在谁都是弟弟。我们还是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这让我们几乎没有明显的短板,在军事装备上,就能全面发展。美国有的,我们可以有。美国没有的,我们仍旧可以有。而且,我们的工业体系还在快速升级,我们的军事装备技术水平也因此能快速赶超对手,制造业的升级与军事工业的赶超是基本同步的。

  为什么美国现在有严重的时间焦虑呢?主要就是被我们的产业升级速度给愁的。美国的技术优势越来越少了,规模优势又没法比。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和产能支持,用几十年前建立起来的存量优势维持的威慑力,也只能是暂时性的,而且,就是这个威慑力,也出问题了,被胡塞武装给戳破了。

  我们与老美的军事实力实现整体逆转也就这几年。感谢我们前辈打下的基础,让美国不敢以军事战攻击我们,而只能在我们周边搞搞威慑。再过几年,这种威慑也谈不上了。我们的军事力量越强,就越能让对手不敢用军事手段针对我们,制止战争的最好手段就是具备打赢并碾压对手的能力。

  对我们来说,美国的科技战给我们造成的压力特别大,比金融战还要大。金融战只要做好防守就可以,但科技战设置的封锁和障碍要突破过去,太难了。

  美国的科技战就是阻止中国产业升级的,美国在我们比较薄弱或不具备优势的那些供应链环节卡我们的脖子。要是中国没有华为等一批高科技头部企业,这场科技战的结果还真是比较难说。

  芯片封锁的杀伤力尤其厉害。在2020年前后,大家对中国能不能克服芯片半导体的封锁,是普遍内心忐忑的,相信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但又对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心里也没底。当时网络上也是各种坏消息不断,一会长江存储被打压了,一会中芯国际被制裁了。大家把心放回肚子里,还是从去年华为的5G手机归来开始。

  在那个时间点,中国建立起来的手机产业链失去了华为高端手机的带动,在苦苦支撑,苹果供应链的去中国化已经让手机里的中国配件只有2%多一点的价值占比了。只有高端手机 ,才能带动中国的各类上下游企业,建立起可以与美西方控制的产业链进行竞争的国产自主产业链。苹果它本质上不只是一个或一组产品,它是一个产业链体系。一个产业体系的技术高度是由高端的终端品牌带动的。中国的手机如果不能在高端手机品牌建立起与苹果竞争的能力,我们就只能做低端的产业链。

  我们现在很骄傲华为能够以一家企业硬抗美国大半个高科技头部企业,从硬件到软件,几乎我们与美国技术实力差距最大的ICT领域,都有华为的身影。但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一个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更多的华为出现,而为什么没有?华为其实是同行中一个进行了生产关系革命的“异类”(褒义),成为一个超越了低级趣味的伟大企业,这个问题我们准备以后写文章专门分析。

  无论如何,科技战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这从芯片的产量曲线变化就能看出来。我们的芯片产量就是从华为5G手机重新上市前后,开始实现30-40%同比增长率的。

  美国对华三大经济战是从贸易战开始的。利用它的市场规模优势,对我们的商品进行了关税歧视政策。但贸易战,美国没有占得上风,90%的增加税收的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了。拜登政府顶着国内通胀的压力,都没有取消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增加的关税。

  而且,随着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下降,美国还要给贸易战加码。美国在贸易方面有很多制裁工具,什么310条款之类的,应有尽有。对美国而言,贸易战的未来,就是美国变成一个用闭关锁国方式建立贸易保护屏障的国家。从自由贸易到贸易保护,是因为美国的产业竞争力不行了。但是世界历史上,贸易保护从来就没有打败过对手,哪怕是联合一些盟友一起行动,都没有创造这样的先例。

  生物战,这个概念我们不陌生。现实中,也领教过。美国在全球搞那么多生物实验室的目的是什么?现在不需要去争论了。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全人类很多民族欧要重视的一个重大威胁,特别需要我们警钟长鸣。很多人以前认为不可能那么没底线、被归类到阴谋论的不少事,这两年都被证实了。我们的对手确实是没有底线的,在他们的眼里,除了自己,其他人都不配做人,只是人形动物。

  这大体就是现代立体战的主要形态。我们被美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自然是会把所有能用的手段都给我们安排上。

  

  应对立体战,需要切换成立体战的思维,去观察我们现在的局势变化。

  用立体战的观点看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实已经在进行中了,包括中美三大经济战,包括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制裁与反制裁。当然也包括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美国的霸权地位已经开始要换了,如果世界大战现在还没发生,以后大概率也不会发生了。因为再过几年,战争贩子们的实力就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想折腾也有心无力了。

  我们的那些对手,做梦都想用军事战争解决我们,但实力不允许他们与我们之间直接爆发军事冲突。只要他们能在我们旁边培养出代理人,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在我们身边针对我们引爆军事冲突。

  但在美国找到这样的代理人之前,美国也不会闲着。这场事关百年变局的世界博弈,主角其实就中美两个,中美的博弈就是主线。而中国的主战场,之前阶段就是经济战。我个人是将三大经济战的地位类比成当年我们与国民党的三大战役的。三大经济战打赢了,就解决了老美实力的主要部分,还把它剩下实力的经济基础给掏空了。

  老美想用经济战瓦解我们实力的经济基础,但如果我们打赢了,老美实力的经济基础也就大部分被瓦解了。老美的经济战大体应该是这么规划的:

  先用贸易战,打击我们中低端制造业的优势,因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产能过剩,老美要用市场的限制,打击并瓦解我们的中低端制造业。

  再用科技战,主要是通过芯片半导体的制裁,封死我们产业升级的上限。然后再用金融战,通过拉爆我们房地产企业的美债,以及通过纳斯达克金龙指数,引导资金流动,打爆我们的股市,再通过舆论一起炒作新的中国经济崩溃论,让资本出逃,打击我们的人民币汇率……这样多管齐下,引爆我们的金融体系。

  为了策应三大经济战,老美还搞了几个配套措施:一是美国重新工业化,二是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墨西哥发展近岸外包;在印度、东南亚国家搞友岸外包,推动供应链的去中国化,转移到这些国家,特别是要印度取代中国在中低端产业的原有地位。

  美国的再工业化进展不大,美国和盟友的制造业反而被美联储的加息给搞得呼吸有点困难。韩国的造船业就被加息搞得元气大伤。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工业在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后,又叠加升息因素,以致出现了去工业化的趋势。于是欧洲央行也开始跟美国的加息政策分道扬镳了。

  总体上,美国在墨西哥的近岸外包搞得比较成功,墨西哥有一亿人口,有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又紧挨着美国这个巨大市场,未来比较有前途。但美国在亚洲搞的友岸外包,进展不快。美国主导的产业链重构速度,总体上慢于我们的产业升级速度。

  大家可能不太注意我们的产业升级与美国的产业链重构赛跑的重要性。哪一个跑在前面,基本就能决定了三大经济战中贸易战和科技战的胜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金融战的结果。因为金融也要建立在实体经济上,货币也得附着在货物上才有价值,美元如果与中东的石油和中国的工业品脱钩,那美元的地位就严重打折了;同时,也是决定未来军事战争谁具有领先优势的关键。战争模式正在发生变革,无人机、无人舰船、机器人或机器狗,会成为军事战场的主力。老美军事最后的希望就在于利用人工智能、芯片的领先,结合盟友日本等国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优势,率先实现突破。

  总之,如果中国能够在美国实现产业链重构之前先一步完成产业升级,那我们就掌握了全局的主动性,既可以破掉美国针对我们制造业的脱钩断链,又能占领新军事革命的领先地位,还能瓦解美元的物质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实现产业升级在时间上,应该放在最优先的顺序,排在统一之前。当然,这事实上也不耽误统一进程,因为统一前必要的经济穷台也需要时间,与产业升级的时间可以重叠并行。

  美国也在针对我们下一盘大棋。相比较美国在东欧搞的那些事,对我们发动的三大经济战才是目前阶段美国最关注的地方。

  三大经济战之外,美国还在全球三大战略区,即西太、中东和欧洲搞了不少动作。欧洲那边主要是俄罗斯在应对,西太是我们主导,中东是中俄伊等大家一起来。这方面我们分析得比较多。地缘政治的整体形势比较好,美国越来越被动,特别巴以冲突的爆发,让中东成为美国最大的软肋。对世界反霸阵营而言,应该统一认识,争取在中东牵制住美国,然后在中东终结美国霸权。现在以色列已经处于抵抗之弧的围攻之中,完全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

  中美之间的三大经济战,再加上中美俄在三大战略区的地缘政治博弈,就基本构成了改变或塑造世界格局的主要方式。

  地缘政治博弈我们应该打分是最高的,所以关于这方面题材的分析文章,最容易被人认为是自嗨。但大家可以看看我们之前写的关于巴以冲突的分析文章,其实我们并没有信口胡说,都在一一被验证。

  当然,我们也是有短板的。第一还是舆论,第二还是金融。

  所以,我也并不是都那么乐观。我本人也一直在说舆论战是最难打的战争。金融次之。

  之所以难打,主要还不是因为美国的绝对实力,美国在这方面的实力也在严重下降,最近发生了那么多事,包括镇压谴责以色列搞种族灭绝的学生、出台反犹太主义意识法等等,美国的软实力包括话语权也处在加速坍缩的阶段。

  美国的主流媒体在对华舆论战方面,一直能够做到保持同一个立场,同一种声音。而我们的媒体人被渗透得比较厉害,影响了我们舆论战的整体能力。你看,美国国内出了那么多事,比如希拉里的邮件门,还有萝莉岛事件,美国现在自己是问题丛生、千疮百孔、丑态百出,抓住一个就能把老美的形象给彻底还原了。但这些,在中文互联网主要是普通网民在讨论,一些专业媒体人平时很活跃的,一遇到这些事就集体沉默。

  所以我们的舆论战很多时候不得不更依赖自发的网络人民战争。包括方方事件,都是这么一路打过来的。我们的网民确实很能打,打得一家主流媒体的副主编都承认,他们对中国人三十年的启蒙失败了。

  舆论战不管怎么设置议题,一直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一是国家利益之争,是维护国家利益还是出卖国家利益?是爱中国还是爱美国?二是社会制度之争。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西方的制度?这两个问题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从近代史的低谷里重新站起来,就是靠的一帮带领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命运的先进分子把我们带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否则,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很难补上工业化的课。

  金融作为我们的第二短板,我们的对手美国内部金融问题也很严重。美债流动性很快会迎来一大波考验。

  我们看到了美国在中东的焦头烂额,其实拜登政府在内部也是坐在了火山口。美国总统这个工作越来越不好干,搞不好霸权就在自己手里终结。

  打赢金融战,对我们来说,就是做好防守,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现在只要坚决不放开资本项下的货币自由兑换,美国就没有什么好办法。

  博弈到这个阶段,大家其实都开始打明牌了,对方手上还有多少牌,心里都大体有数。比如美国手上的牌,包括:

  用台湾牵制我们,用菲律宾恶心我们,以及把日韩捆一起,拴在美国的阵营。

  美国用来打科技战的牌快用尽了,用来打贸易战的牌就是进一步闭关锁国搞贸易保护政策。常规金融战的招数也使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还要再熬一阵,看看美国能够坚持多久不降息。常规金融战失败之后,美国还有一张非常规金融战的牌,就是通过金融制裁,比如冻结没收我们的境外资产特别是外汇储备,再加做空人民币。

  生物战美国做了很多工作,这方面美国是遥遥领先的,对美国这方面的警惕,时刻不能放松,很可能这就是美国其他手段失败之后的王牌。

  核战的结果是互相摧毁,而控制美国的资本大佬也很惜命的。

  美国手上的牌其实不多了,上面这些牌真正对我们有威胁的,就是非常规金融战,当然生物战也不可小视。

  美国还有一张最大的王牌,前面没有提到。这就是美国用了很多年在目标国家培养的精神美国人以及一些在现实利益上和美国绑定的势力。特别对于大国,只要内部不被吃里扒外的人搞里应外合,是不太可能被外部的对手打败的。所以,需要加强反间谍防渗透的力度。

  今天把立体战再梳理一下,就是想建立一个粗线条的分析框架。

  美国在冷战之后,把立体战的模式和打法又做了提升和完善。美国一直奉行实用主义,什么优势最大,就优先使用什么;而且会根据目标的不同,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的战争形式组合。

  我们也需要针对美国的立体战打法做有针对性的应对。

  【文/尹国明,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微信公号“明人明察”】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