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戈里| 收台之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收台避战的“四须”思路
——敌工经验之借鉴·第七讲
高戈里
上一讲《借鉴历史经验预判收台四类战局》,接下来第七讲题目是: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本系列文章所说收复台湾过程中的“避战”,既指全局,也指局部。
众所周知,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瓦解敌军是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我军为收复台湾开展的瓦解、争取台军工作,不仅关系到减少伤亡、减轻战毁,更关系到台湾的长治久安。
应对收复台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打即乱、一打即降、未打即降、未打即乱这四类战局,我认为,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把握“四须”要点:
要点一:争取“未打即降”,
须把握“台独”主子的本质本性
从博弈学角度看,发生“未打即降”变局前,岛内军政界很可能陷入多重“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一,主奴之间谁卖谁,毫不留情——就是说,“台独”奴才和“台独”主子之间,谁抢先把谁给卖了。美帝主子卖奴才的“前科”太多了,如南越,阿富汗,等等。
“囚徒困境”二,党派之间谁整谁,毫不手软——这些年来,岛内党争恶斗不断,结怨很深,两岸一旦统一,下野的政党肯定要担心执政党或参政党落井下石。要想统一后执政或参政,就得抢先一步华丽转身“绣红旗”。
“囚徒困境”三,将帅之间谁弃谁,毫无顾忌——像1948年济南战役“将弃帅”的情况,或是1949年成都战役“帅弃将”的情况,丢卒保车、丢车保帅、“弃主自保”等等情况,都可能出现。
……
在多种“囚徒困境”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困境是第一重困境,即“主奴之间谁卖谁”之困境。它将主导或深度影响其他困境。
这个逻辑链条是这样的:“未打即降”战局,决定于出现主奴互卖的局势,又决定于中美博弈的态势,又决定于我们能够把握中美博弈的主动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清美帝的本质、本性。
把握美帝的本质,有三个要点:
要点一,美国政府的本质——不是美国人民的政府,它是跨国资本寡头的仆从。美国遏制中国不是为了美国人民。
建议阅读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要点二,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剥削关系。
资本的本质决定资本的本性——趋利性。
建议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若有更深入学习的愿望,建议阅读《资本论》。
要点三,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2)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4)跨国垄断同盟;(5)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帝国主义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世界霸权,维护跨国垄断资本特别是跨国金融寡头的垄断,以攫取高额利润,即金融寡头全球化垄断获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