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拨乱反正岂能一劳永逸?
昨天晚上居委会中心理论组开会的时候,大家把话题集中在拨乱反正上。
拨乱反正是个老词儿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不要强调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做的不对的事情,被实践证明是做错了的事情,或者昨天还不好验证其性质而今天已经看明白了是做错了的事情,要不要系统地纠正一下?
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改革开放之初的那次拨乱反正,已经过去40多年,拨乱反正是一劳永逸的吗?乱了就要拨,对头不对头?既然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既然实践是在不断深化,既然认识不能够一次完成,那么拨乱反正就应当不断地进行。这个道理通不通啊?
“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尹吉甫赞美周宣王,为啥?他能够使国家由衰转盛,平定祸乱,命令召公去平定淮夷,这算是一桩历史功绩,所以要记录在案,所以要歌之颂之。
拨乱反正,要见识,要能力,更要魄力。葛洪《抱朴子·博喻》:“劲兵锐卒,拨乱之神物也,用者非明哲,则速自焚之祸焉。”“是以介洁而无政事者,非拨乱之器。儒雅而乏治略者,非翼亮之才。”
这段话很重要,大意是说,精锐的士兵和勇猛的士卒,是平定祸乱的神奇之物,如果使用的人不是明智睿哲的,那么就会迅速招来自我焚烧的祸患。话已经挑明了,耿介高洁而没有处理政事能力的人,不是平定祸乱的人才;儒雅而缺乏治理谋略的人,不是辅佐显扬的人才。
回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一段一段地回忆,这段话值得我们好好琢磨。若干好好先生,自是高洁儒雅,人是好人,官是好官,性情平和,小心谦抑,然解棼拨乱非其所长也。
拖拖拖,好好好,结果是,问题越攒越多,有些事儿是不动不行啦。所以呀,我喜欢一个词儿,叫魏武乘时拨乱电扫群雄。就是咔嚓一下,魏武帝曹操乘机平定祸乱,像闪电一样扫除众多奸雄,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个出手,指什么呀?
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法治条件下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呗,就是重拳整治呗。很多人已经下破胆了,今天睡哪儿知道,明天去哪儿过夜不知道。还有很多人,虽然还在台上游魂一样存在,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落马,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你们还要出重拳整治吗?
对的。共产党执政以人民为中心,不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此类问题都可以问问老百姓。看看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决定怎么办。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悉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