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高度警惕网络霸权带来的风险

2024-07-28 554 0
作者: 沈逸 来源: 中国信息安全微信号

  网络霸权对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有着什么样的威胁?垄断企业与霸权国家的深度嵌套对身处信息技术革命前沿的整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两个引发广泛争议的问题,刚刚收获最新的例证:7月19日开始,全球多地用户反映,使用微软操作系统的电脑出现蓝屏。目前已经确认,这是一场由美国网络安全企业“众击”(CrowdStrike)发布的终端安全软件FalconSensor,在进行系统文件更新时出现故障引发的网络瘫痪事件。

  此次受影响而陷入大规模网络瘫痪的国家,有美澳英德加等。英国广播公司(BBC)发现,俄罗斯和中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不过它习惯性地颠倒黑白称,原因是CrowdStrike经常发表批评性言论,导致它的产品不讨中国与俄罗斯的喜欢等。其实,如果了解微软、CrowdStrike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根据斯诺登披露的文件,微软长期配合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监听活动,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访问权限。CrowdStrike走得更远:它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兼首席技术官阿尔佩罗维奇在创建CrowdStrike之前,就与美国的国家安全机构在应对所谓来自俄罗斯的网络安全威胁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现任首席安全官肖恩·亨利,加入CrowdStrike之前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高官。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2011年成立的CrowdStrike,从2013年开始就加入美国政府主导的对中国的网络围攻中。它承担并撰写了多份以“熊猫”命名的所谓中国APT(高级可持续性威胁)系列报告,为美国政府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提供弹药。

  简而言之,微软与CrowdStrike和美国政府的关系,以及此次网络安全风暴,让我们看到垄断企业与网络霸权结合之后,至少会在如下几个方面带来显著的风险、挑战与威胁:

  其一,霸权对垄断企业的扶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垄断带来的负面效果。市场垄断以及对垄断地位的不当使用,本身就有削弱技术竞争的负面效果,一旦被霸权国安全化之后,垄断企业进行技术和能力创新的动力将被进一步削弱。从这次“蓝屏事件”来看,微软和CrowdStrike凭借与美国政府的密切关系,垄断了远超其安全服务能力范围的市场份额,一旦出现问题,波及范围极广,且响应困难。

  其二,网络霸权与垄断的结合,提供了放大细微风险的结构性环境。BBC关注到中俄受影响相对较小,却没有看到或故意忽视其原因是美国这个基于护持网络霸权、维持自身领先优势的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售CrowdStrike的相关软件,这是美国对华“小院高墙”的一环。最终的结果,就是让细微风险,比如某个员工某个操作中的某个无心失误,进入到一个迅速被放大的风险环境,因为在得到霸权护持后,垄断企业对利润的畸形追逐将被显著放大。业界对微软等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系统性地通过减少、弱化乃至消除评测环节来实现“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已多有微词。

查看余下4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